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Ⅱ卷)数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则()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求出集合后可求.【详解】,故,故选:B.2.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复数的乘法可求.【详解】,故选:D.3. 中国的古建筑不仅是挡风遮雨的住处,更是美学和哲学的体现.如图是某古建筑物的剖面图,是举, 是相等的步,相邻桁的举步之比分别为,若是公差为0.1的等差数列,且直线的斜率为0.725,则()A. 0.75B. 0.8C. 0.85D. 0.9【答案】D【解析】【分析】设,则可得关于的方程,求出其解后可得正确的选项.【详解】设,则,依题意,有,且,所以,故,故选:D4. 已知,若,则()A. B. C. 5D. 6【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向量的运算和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公式的坐标形式化简即可求得【详解】解:,,即,解得,故选:C5. 有甲乙丙丁戊5名同学站成一排参加文艺汇演,若甲不站在两端,丙和丁相邻的不同排列方式有多少种()A. 12种B. 24种C. 36种D. 48种【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捆绑法处理丙丁,用插空法安排甲,利用排列组合与计数原理即可得解【详解】因为丙丁要在一起,先把丙丁捆绑,看做一个元素,连同乙,戊看成三个元素排列,有种排列方式;为使甲不在两端,必须且只需甲在此三个元素的中间两个位置任选一个位置插入,有2种插空方式;注意到丙丁两人的顺序可交换,有2种排列方式,故安排这5名同学共有:种不同的排列方式,故选:B6. 角满足,则()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由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化简,结合同角三角函数的商数关系即可得解.【详解】由已知得:,即:,即:,所以,故选:D7. 正三棱台高为1,上下底边长分别为和,所有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球的表面积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求出正三棱台上下底面所在圆面的半径,再根据球心距,圆面半径,以及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出球的半径,从而得出球的表面积.【详解】设正三棱台上下底面所在圆面的半径,所以,即,设球心到上下底面的距离分别为,球的半径为,所以,,故或,即或,解得符合题意,所以球的表面积为.故选:A.8. 若函数的定义域为R,且,则()A. B. C. 0D. 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赋值即可知函数的一个周期为,求出函数一个周期中的的值,即可解出.【详解】因为,令可得,,所以,令可得,,即,所以函数为偶函数,令得,,即有,从而可知,,故,即,所以函数的一个周期为.因为,,,,,所以一个周期内的.由于22除以6余4,所以.故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 函数的图象以中心对称,则()A. 在单调递减B. 在有2个极值点C. 直线是一条对称轴D. 直线是一条切线【答案】A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逐个判断各选项,即可解出.【详解】由题意得:,所以,,即,又,所以时,,故.对A,当时,,由正弦函数图象知在上是单调递减;对B,当时,,由正弦函数图象知只有1个极值点,由,解得,即为函数的唯一极值点;对C,当时,,,直线不是对称轴;对D,由得:,解得或,从而得:或,所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切线方程为:即.故选:AD.10. 已知O为坐标原点,过抛物线的焦点F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点A在第一象限,点,若,则()A. 直线的斜率为B. C. D. 【答案】ACD【解析】【分析】由及抛物线方程求得,再由斜率公式即可判断A选项;表示出直线的方程,联立抛物线求得,即可求出判断B选项;由抛物线的定义求出即可判断C选项;由,求得,为钝角即可判断D选项.【详解】对于A,易得,由可得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则点横坐标为,代入抛物线可得,则,则直线的斜率为,A正确;对于B,由斜率为可得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抛物线方程得,设,则,则,代入抛物线得,解得,则,则,B错误;对于C,由抛物线定义知:,C正确;对于D,,则为钝角,又,则为钝角,又,则,D正确.故选:ACD.11.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23
268人已阅读
(5星级)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数学ⅠⅡ本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自己的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 Ⅰ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打在试卷上。3. Ⅱ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最大的答案无效。4. Ⅱ第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参考公式:柱体的体积公式:=,其中是柱体的底面积,是柱体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其中是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圆柱体的母线长。球的体积公式:V= π ,其中是球的半径。球的表面积公式:4π,其中是球的半径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B)=P(A)+P(B).第Ι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没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①设集合(3)(2)0Mxxx,13Nxx,则MN(A)1,2(B)1,2(C)2,3(D)2,3(2)复数22izi(i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若点(a,9)在函数y=的图像上,则tan的值为 ( )(A)0(B)(C)1(D)(4)曲线y=x3+11在点P(1,12)处的切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A)-9 (B)-3 (C)9(D)15(5) a,b,c,命题a+b+c=3,则a2+b2+c2 ≥ 3的否命题是(A)若a+b+c ≠3,则a2+b2+c2<3(B)若 a+b+c=3,则a2+b2+c2<3 (C) 若a+b+c≠3,则a2+b2+c2 ≥ 3 (D) 若a+b+c ≥ 3,则a2+b2+c2=3(6)若函数f(x)=sin x(>0)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则=(A)(B)(C)2(D)3(7)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2x+3y+1的最大值为(A)11(B)10 (C)9(D)8.5(8)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与销售额y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中的为9.4,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A)63.6 万元 (B)65.6万元 (C)67.7万元(D)72.0万元(9)设M(x0,y0)为抛物线C:x2=8y上一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以F为圆心、|FM|为半径的圆和抛物线C的准线相交,则 y的取值范围是(A)(0,1) (B)[0,2 ] (C)( 2,+∞)(D)[2,+ ∞) (10)函数的图像大致是(11)右图是长和宽分别相等的两个矩形,结合下列三个命题:①存在三棱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右图;②存在四棱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右图;③存在圆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右图。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3 (B)2(C)1 (D)0(12)设A1,A2,A3,A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若,,且,则称A3A4调和分割A1,A2.已知C(c,0),D(d,0)((c,d,∈ R)调和分割点A(1,0),B(,1,0)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可能是限度那AB的中点(B)D可能是限度那AB的中点(C)C,D可能同时在线段AB上(D)C,D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第 Ⅱ 卷(共9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某高校甲、乙、丙、丁四个专业分别有150、150、400、300名学生,为了解学生的就业倾向,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这四个专业共抽取40名学生进行调查,应在丙专业抽取的学生人数为.(14)执行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则输出的的值是.(15)已知双曲线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16
268人已阅读
(5星级)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数学(文史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则 (A) (B)(C) (D) (2) 复数(A) (B) (C) (D)(3)对变量 有观测数据(,)(),得散点图1;对变量有观测数据(,)(i=1,2,…,10),得散点图2. 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A)变量x 与y 正相关,u 与v 正相关 (B)变量x 与y 正相关,u 与v 负相关(C)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正相关 (D)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负相关(4)有四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命题::xR, += : , : x,: 其中假命题的是(A),(B), (3),(4),(5)已知圆:+=1,圆与圆关于直线对称,则圆的方程为(A)+=1(B)+=1(C)+=1(D)+=1(6)设满足则(A)有最小值2,最大值3 (B)有最小值2,无最大值(C)有最大值3,无最小值 (D)既无最小值,也无最大值(7)已知,向量与垂直,则实数的值为(A)(B) (C)(D)(8)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则(A)38 (B)20(C)10 (D)9(9) 如图,正方体的棱线长为1,线段上有两个动点E,F,且,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B)(C)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D)(10)如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入,那么输出的各个数的和等于(A)3 (B)3.5 (C)4(D)4.5(11)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则该棱锥的全面积(单位:)为(A)(B)(C)(D)(12)用min{a,b,c}表示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x0),则的最大值为(A) 4(B) 5(C) 6 (D) 7Ⅱ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曲线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14)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坐标为原点,焦点在x轴上,直线y=x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若为的中点,则抛物线C的方程为。(15)等比数列{}的公比, 已知=1,,则{}的前4项和=。(16)已知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为了解某海域海底构造,在海平面内一条直线上的A,B,C三点进行测量,已知,,于A处测得水深,于B处测得水深,于C处测得水深,求∠DEF的余弦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中,⊿是等边三角形,∠PAC=∠PBC=90 ºⅠ()证明:AB⊥PCⅡ()若,且平面⊥平面,求三棱锥体积。(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工厂有工人1000名,其中250名工人参加过短期培训(称为A类工人),另外750名工人参加过长期培训(称为B类工人).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按A类,B类分二层)从该工厂的工人中共抽查100名工人,调查他们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指一天加工的零件数).Ⅰ()A类工人中和B类工人各抽查多少工人?Ⅱ()从A类工人中抽查结果和从B类工人中的抽查结果分别如下表1和表2表1:生产能力分组人数4853表2:生产能力分组人数6y3618(1)先确定,再在答题纸上完成下列频率分布直方图。就生产能力而言,A类工人中个体间的差异程度与B类工人中个体间的差异程度哪个更小?(不用计算,可通过观察直方图直接回答结论)(ii)分别估计类工人和类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并估计该工厂工人和生产能力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的中心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焦点在轴上,它的一个项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分别是7和1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若为椭圆的动点,为过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上的点,(e为椭圆C的离心率),求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11
268人已阅读
(5星级)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 科 数 学ⅠⅡ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Ⅰ.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Ⅱ.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填空题请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参考公式:柱体的体积公式V=Sh,其中S是柱体的底面积,h是锥体的高。锥体的体积公式V=,其中S是锥体的底面积,h是锥体的高。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B)=P(A)+P(B);R如果事件A,B独立,那么P(AB)=P(A)P(B).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那么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次的概率:.Ⅰ第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集合,,若,则的值为(A)0(B)1 (C)2 (D)4(2)复数等于(A)B)C) D)(3)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A)(B)(C)(D)(4) 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 (C)(D) (5) 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 函数的图像大致为(7)设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则1xy 1O Axy O1 1 B xy O11C xy 11D O 2 2侧(左)视图 2 2 2正(主) 视图 A BC P第7题图 (A)(B)(C) (D)(8)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有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 [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A)90 (B)75 (C)60 (D)45(9) 设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x+1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5(C) (D) (10)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 ,则f(2009)的值为(A)-1(B) 0 (C)1 (D) 2(11)在区间[-1,1]上随机取一个数x,的值介于0到之间的概率为( ).(A)(B)(C)(D)(12) 设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8
268人已阅读
(5星级)
第1页(共3页) 2009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48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学习历史的场所,回答1、2题。 1.如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北京孔庙(见图)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民族和睦有多种方式。回答3、4题。 3.为解决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冲突,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作出了多种努力,其中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是() A.张骞凿空 B.卫青远征 C.昭君出塞 D.甘英出使4.下列各组史实中,能够体现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因俗而治的是() ①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②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 ③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④清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面对外来冲击,近代中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回答5、6题。 5.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6.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中国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回答7、8题。 7.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A.《辛丑条约》 B.《凡尔赛和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8.图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重要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有()A.① B.② C.③ D.④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回答9﹣12题。 9.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于二者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第2页(共3页) 10.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国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中属于法国的是() A.通过立法确立小农土地所有制 B.允许农奴通过赎买获得份地C.圈占土地建立资本主义农牧场 D.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地税改革11.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是() A.清教徒受到迫害 B.童工现象开始出现C.广大农民丧失土地 D.产业工人相对贫困12.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C.德国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D.德国不断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60分) 13.(36分)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队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 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 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与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 (2)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历史现象之三:1盎司黄金35美元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34年,美国政府1盎司黄金的价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3
268人已阅读
(5星级)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 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16 Zn65 Ag108Cl35.5Fe56Cu64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A.明矾净化水B.纯碱去油污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2.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Na+B.Mg2+C.O2-D. F-3.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l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A. NO2B.SO2 C.SO3 D.CO24.己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 55 kJ B.220 kJC.550 kJD.1108 kJ5.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B .4种C.5种 D.6种6.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 + 3C1O- + 4OH- = 2RO4n-+3Cl- +5H2O。则RO4n-中 R 的化合价是 A. +3B.+4C.+5D.+6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B.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C.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D.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8.10ml浓度为1mo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A.K2SO4B.CH3COONaC.CuSO4D.Na2CO39.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B.石油裂解制丙烯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10.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11.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a=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12.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b、c、d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13 (8分)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2)B的化学名称是 。(3)由乙醇生产C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4)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化学名称是。(5)由乙醇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14.(8分)单质Z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可由X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路线制备,其中X为Z的氧化物,Y为氢化物,分子结构与甲烷相似,回答下列问题:(1)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由X制备Mg2Z的化学方程式为。(2)由Mg2Z生成Y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Y分子的电子式为。(3)Z、X中共价键的类型分别是、 15.(9分)银是一种贵金属,古代常用于制造钱币及装饰器皿,现代在电池和照相器材等领域亦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久存的银制品表面会变黑,失去银白色的光泽,原因是。(2)已知K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7
268人已阅读
(5星级)
2014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象,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弱电解质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考点】A6: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D6:水的电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2: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水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电离平衡;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化合物;C.氢氧两种元素还可以组成双氧水;D.液体水变成冰,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解答】解:A.水为极弱的电解质,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A正确;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并不是可燃烧的水,故B错误;C.氢氧两种元素可以组成水、双氧水,故C错误;D.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水的组成结构及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水的电离,明确可燃冰的组成及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2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考点】4J: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4: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符合离子化合物特点;B.元素符号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C.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D.该结构简式为对二甲苯.【解答】解: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B.元素符号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的质量数=35+45=80,所以该原子为:,故B正确;C.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该结构简式为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涉及结构简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等知识点,根据这些化学用语特点来分析解答,注意过氧化钠电子式的书写,为易错点.3.(2分)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B.c(H+)=1×10﹣13mol•L﹣1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C.0.1mol•L﹣1NH4HCO3溶液中:K+、Na+、NO3﹣、Cl﹣D.0.1mol•L﹣1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考点】DP:离子共存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6: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络合物、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双水解反应即可共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pH=1的溶液呈强酸性,弱酸根离子CO32﹣不能共存,故A错误;B.c(H+)=1×10﹣13mol•L﹣1的溶液呈强碱性,Mg2+、Cu2+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H4HCO3和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所以能共存,故C正确;D.Fe3+、SCN﹣能生成络合物而使溶液呈血红色,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铁离子,所以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明确离子共存的条件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离子共存条件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特殊条件的限制,题目难度中等.4.(2分)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考点】EM: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FH:硅和二氧化硅;GK:镁、铝的重要化合物;GN: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2:元素及其化合物;55:化学计算.【分析】A.硅位于非金属和金属分界线处,能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能中和酸;C.漂白粉具有漂白性,能漂白纸张;D.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可以作红色涂料.【解答】解: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以制作玻璃刀等,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二者没有关系,故A错误;B.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能中和酸,二者有对应关系,故B正确;C.漂白粉具有漂白性,能漂白纸张,与漂白粉的稳定性强弱无关,所以二者没有对应关系,故C错误;D.氧化铁是红棕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14
268人已阅读
(5星级)
2021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1. 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沉积B. 流水侵蚀C. 冰川侵蚀D. 流水沉积2. 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温B. 土壤C. 地形D. 光照【答案】1. B2. C【解析】【分析】【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由于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地表径流,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使得黄土高原产生崎岖不平的景观;黄土高原崎岖不平主要是受到外力侵蚀作用,B正确。当地无冰川分布,受到冰川侵蚀影响不大,C错误。与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无关,A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受到地形影响,植被多集中分布在水土保持相对较好的低洼处,C正确。该处植被呈斑块状有序重复出现,与气温、土壤、光照等因素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点睛】黄土高原的成因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而黄土地貌的成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3. GIS可通过图层信息来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下图示意某区域相关要素评估值信息图层(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和地块编号。完成此次降水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块是( )A. ④⑦B. ⑤⑧C. ②③D. ⑥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则在某地降水强度土层中④⑥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在地形图层中,④⑦发生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在植被图层中④⑦⑥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综合三个指标看,④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故答案选A。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4. 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A. 生长边界海岭B. 消亡边界海沟C. 消亡边界海岭D. 生长边界海沟5. 以马尔代夫为代表的低地岛国最忧虑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渔业资源枯竭③森林面积减少④两极冰川消融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答案】4. A5. D 【解析】【分析】【4题详解】读图,根据马尔代夫群岛和印度半岛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处地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两板块拉伸易形成海岭,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破坏对低地岛国的影响不大,①错误,AC错误。渔业资源枯竭会对岛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全球性的问题,②错误,B错误。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所上升,全球温室效应更加严重,使得两极冰川消融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会导致低地岛国被淹没,③④正确,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点睛】全球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地区全国甲乙丙丁人口增长率(%)3.4-1.74.52.64.2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7.213.24.68.211.0第二产业39.134.438.941.837.0第三产业53.752.456.550.051.16. 甲是( )A. 东部地区B. 中部地区C. 西部地区D. 东北地区7. 四大地区中( )A. 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B. 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C. 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D. 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答案】6. D7. B【解析】【分析】【6题详解】甲地区人口增长率最低且为负值,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是四个地区中最大的,说明该地区农业在全国中地位比较重要,且2012-2919年间人口数减少的,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不是负值,因此其人口减少应该是人口迁出导致,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传统产业衰落,大量劳动力迁出导致人口减少,因此甲地是东北地区,D符合题意,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不符合题意。故选D。【7题详解】结合表中数据,丙地人口增长率较低,说明人口增长较慢,结合上题分析,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丙地经济应该不发达,对人口吸引力不大,丙应该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对人口吸引力大于中部地区,乙是东部地区,丁是中部地区。主导东部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A错误。东部地区是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B正确。吸纳外资能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10
268人已阅读
(5星级)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B. 《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C. 《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D. 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B. 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C. 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D. 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B. 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C. 《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D.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答案】1. B2. A3. B【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B.…………《中国目录学史》缺点是强立名义错误,根据原文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可见,并不是《中国目录学史》强立名义,而是
上传时间:2024-02-23 页数:11
267人已阅读
(5星级)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全国卷I)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例: We ______ last night, but we went to the concert instead.A. must have studied B. might studyC. should have studiedD. would study答案是C.21. — Would you like to join me for a quick lunch before class?— ______, but I promised Nancy to go out with her.A. Id like toB. I like it.C. I dontD. I will22. — What fruit is in season now?— Pears and apples, ______.A. I know B. I thinkC. I see D. I feel23. The performance _______ nearly three hours, but few people left the theatre early.A. coveredB. reachedC. playedD. lasted24. Lets learn to use the problem we are facing ________ a stepping-stone to future success.A. toB. forC. asD. by25. The lawyer seldom wears anything other than a suit __________the season.A. whateverB. whereverC. wheneverD. however26. I like getting up very early in summer. The morning air is so good _________.A. to be breathedB. to breatheC. breathingD. being breathed27. — Have you known Dr. Jackson for a long time?— Yes, since she________ the Chinese Society.A. has joinedB. joinsC. had joinedD. joined28. You are driving too fast. Can you drive_________?A. more slowly a bitB. slowly a bit moreC. a bit more slowlyD. slowly more bit29. The wet weather will continue tomorrow when a cold front ______ to arrive.A. is expected B. is expecting C. expectsD. will be expected30. — Which of the two computer games did you prefer?— Actually I didnt like ______.A. both of themB. either of themC. none of themD. neither of them31. — Have you got any idea for the summer vacation?— I dont mind where we go ______ theres sun, sea and beach.A. as ifB. as long asC. now thatD. in order that32. The weather was ______ cold that I didnt like to leave my room.A. really B. suchC. tooD. so33. The English spoke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only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_____
上传时间:2024-02-21 页数:6
267人已阅读
(5星级)
湖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1. 某超市鳜鱼平时售价一般为每500克50多元,销售不温不火。2022年春节长假期间,该超市照常营业,受传统习俗影响,消费者排队购买,鳜鱼价格攀升,最高时达到每500克80多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养殖鳜鱼的劳动成本增加 ②超市的运营成本上升 ③消费者对鳜鱼的偏好增强 ④鳜鱼的营养价值改善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更加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组织实施政府补贴性培训7500万人次以上,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员4000万人次以上。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传导路径是( )①就业结构性矛盾缓解②就业更充分,民生改善③社会就业岗位增加④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⑤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完善⑥劳动者报酬大幅提高A. ⑤→④→③→②B. ⑤→④→①→②C. ④→③→⑥→①D. ④→⑥→③→①3. 为推动产业振兴,某市通过激励政策吸引院士走进农村,在院士指导下,该市改进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打造3400余亩马铃薯产业基地,实现亩产由原来的l吨多增加到3.5吨,产值突破1000万元,走出了一条技术依赖型乡村产业振兴道路。这表明( )①院士下村是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变革②人才使用机制创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③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走技术依赖型道路④生产要素的优化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 近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尚存一些问题,如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比较突出,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不完善,商品和服务市场质量体系不健全,市场监管规则、标准和程序不统一等。由此可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 )①改变现有市场经济规则 ②完善市场质量体系③强化政府资源配置功能 ④反对地方保护主义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 在全球疫情蔓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背景下,中小微外贸企业在国家外贸政策的支持下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获得了较好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中小微外贸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1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6.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48.6%,对中国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58.2%,保持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良好表现得益于( )①企业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提高了抗风险能力②中小微企业有力支撑了中国外贸强势增长③国家稳外贸政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贸环境④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举措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6. 半夜楼上的哐当声,窗外店铺大喇叭的吆喝声,不远处建筑工地的轰隆声……不论工作学习还是居家生活,很多人都遭受过噪声的侵扰,想静静不容易。2022年6月5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夜间施工噪音等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该法的颁布实施旨在( )①建立公民道德规范,健全社会法治体系 ②强化监管主体责任,提高政府服务意识③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保障公民身心健康 ④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7. 书香政协是全国政协开展的委员读书活动,委员们将读书与履职融合,在深度研讨中碰撞思想,转化形成协商选题和提案线索,比如生态治理与美丽中国专题读书活动推动了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建议纳入党政决策。书香政协活动有助于( )①政协委员增长知识,提升履职能力 ②拓展协商议政深度,提高提案质量③人民政协民主决策,赋能决策执行 ④人民政协制度创新,完善协商机制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8. 某市将全市人、事、地、物、组织等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绘制成实时民情地图,且将全市划分为大、中、小三级网格,配备相应网格员,从而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当基层网格员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会上报至民情地图,市政务联勤指挥中心会视该问题的特点,指令不同职能部门处置、反馈并持续跟踪,形成基层治理闭环。民情地图( )①创新了基层社会治理新形式 ②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③助力了各职能部门高效运转 ④推动了基层民主实践新进程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9. 中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人类因此有了防治疟疾的特效药。在致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的贺信中,习近平主席高度评价中国科学家对于佑护人类健康作出的这一重要贡献,表达中国愿在公共卫生领域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表明( )①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改变世界格局②维护人类卫生健康是我国对外合作的基础③加强公共卫生合作符合世界各国共同利益④中国为守护人类卫生健康贡献了中国智慧A. ①②B. ①④C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8
267人已阅读
(5星级)
高三物理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A. JB. KC. WD. 【答案】B【解析】【详解】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单位是千克、米、秒、安培、开尔文、坎德拉、摩尔,符号分别是kg、m、s、A、K、cd、mol,其余单位都属于导出单位。故选B。2. 如图所示,轻质网兜兜住重力为G的足球,用轻绳挂于光滑竖直墙壁上的A点,轻绳的拉力为,墙壁对足球的支持力为,则()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对网兜和足球受力分析,设轻绳与竖直墙面夹角为θ,由平衡条件可知,故选C。3. 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A. 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B. 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C. 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D. 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答案】C【解析】【详解】AB.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选地球为参考系,二者都是运动的,AB错误;CD.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二者相对静止,C正确,D错误。故选C。4. 一位游客正在体验蹦极,绑上蹦极专用的橡皮绳后从跳台纵身而下。游客从跳台下落直到最低点过程中()A. 弹性势能减小B. 重力势能减小C. 机械能保持不变D. 绳一绷紧动能就开始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游客从跳台下落,开始阶段橡皮绳未拉直,只受重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下落到一定高度时橡皮绳开始绷紧,游客受重力和向上的弹力作用,弹力从零逐渐增大,游客所受合力先向下减小后向上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最低点时速度减小到零,弹力达到最大值。A.橡皮绳绷紧后弹性势能一直增大,A错误;B.游客高度一直降低,重力一直做正功,重力势能一直减小,B正确;C.下落阶段橡皮绳对游客做负功,游客机械能减少,转化为弹性势能,C错误;D.绳刚绷紧开始一段时间内,弹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做正功,游客动能在增加;当弹力大于重力后,合力向上对游客做负功,游客动能逐渐减小,D错误。故选B。5. 如图所示,在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一小石子从O点抛出沿轨迹运动,其中P是最高点。若空气阻力大小与瞬时速度大小成正比,则小石子竖直方向分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O点最大B. P点最大C. Q点最大D. 整个运动过程保持不变【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空气阻力大小与瞬时速度大小成正比,小石子在O点时速度斜向上方,此时速度最大,空气阻力斜向下方最大,上升过程与竖直方向夹角最小,故此时空气阻力分解在竖直方向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此时竖直方向分运动的加速度最大。故选A。6. 主动降噪耳机能收集周围环境中的噪声信号,并产生相应的抵消声波,某一噪声信号传到耳膜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取得最好降噪效果的抵消声波(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A. 振幅为B. 频率为C. 波长应为的奇数倍D. 在耳膜中产生的振动与图中所示的振动同相【答案】B【解析】【详解】主动降噪耳机是根据波的干涉条件,抵消声波与噪声的振幅、频率相同,相位相反,叠加后才能相互抵消来实现降噪的。A.抵消声波与噪声的振幅相同,也为A,A错误;B.抵消声波与噪声的频率相同,由B正确;C.抵消声波与噪声的波速、频率相同,则波长也相同,为C错误;D.抵消声波在耳膜中产生的振动与图中所示的振动反相,D错误。故选B7. 如图甲所示,一导体杆用两条等长细导线悬挂于水平轴,接入电阻R构成回路.导体杆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将导体杆从竖直位置拉开小角度由静止释放,导体杆开始下摆。当时,导体杆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若横纵坐标皆采用图乙标度,则当时,导体杆振动图像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导体杆切割磁感线时,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可得,导体杆受到的安培力总是阻碍导体棒的运动。当从变为时,回路中的电阻增大,则电流减小,导体杆所受安培力减小,即导体杆在摆动时所受的阻力减弱,所杆从开始摆动到停止,运动的路程和经历的时间变长。故选B。8.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测量大电流的装置如图所示,通有电流I的螺绕环在霍尔元件处产生的磁场,通有待测电流的直导线垂直穿过螺绕环中心,在霍尔元件处产生的磁场。调节电阻R,当电流表示数为时,元件输出霍尔电压为零,则待测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分别为()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绕环在霍尔元件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向下,则要使元件输出霍尔电压为零,直导线在霍尔元件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应向上,根据安培定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28
267人已阅读
(5星级)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两个大小分别为和()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满足A.B.C. D .2.一根容易形变的弹性导线,两端固定。导线中通有电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没有磁场时,导线呈直线状态;当分别加上方向竖直向上、水平向右或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时,描述导线状态的四个图示中正确的是3.两刚性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和、直径分别为个(>)。将a、b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径为的平底圆筒内,如图所示。设a、b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和,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所以接触都是光滑的,则A. B.C. D.4.一长直铁芯上绕有一固定线圈M,铁芯右端与一木质圆柱密接,木质圆柱上套有一闭合金属环N,N可在木质圆柱上无摩擦移动。M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其中R为滑线变阻器,和为直流电源,S为单刀双掷开关。下列情况中,可观测到N向左运动的是A.在S断开的情况下,S向a闭合的瞬间B.在S断开的情况下,S向b闭合的瞬间C.在S已向a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向c端移动时D.在S已向a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向d端移动时5.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极板面积为S,电容为,其中是常量。对此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当增加两板间距时,电容器极板间A.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变大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不变C.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差不变D.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差减小6.近地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和,设在卫星1、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则A. B .D.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三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和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和,速度分别是和,合外力从开始至时刻做的功是,从至时刻做的功是,则A. B.C.D.8.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图中和的面积分别为和。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A.若,两车不会相遇B.若,两车相遇2次C.若,两车相遇1次D.若,两车相遇1次9.一台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4000kW,电压为4000V,经变压器升压后向远方输电。输电线路总电阻。到目的地经变压器降压,负载为多个正常发光的灯泡(220V、60W)。若在输电线路上消耗的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10%,变压器和的损耗可忽略,发电机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则A.原、副线圈电流分别为和20AB.原、副线圈电压分别为和220VC.和的变压比分别为1:50和40:1D.有盏灯泡(220V、60W)正常发光10.如图,两等量异号的点电荷相距为。M与两点电荷共线,N位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到M和N的距离都为L,且。略去项的贡献,则两点电荷的合电场在M和N点的强度A.大小之比为2,方向相反B.大小之比为1,方向相反C.大小均与成正比,方向相反D.大小均与L的平方成反比,方向相互垂直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1题~第1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7题~第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在下面括号内列举的科学家中,对发现和完善万有引力定律有贡献的是。(安培、牛顿、焦耳、第谷、卡文迪许、麦克斯韦、开普勒、法拉第)12.钳型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通有交流电的导线从环形铁芯的中间穿过时,与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相连的电表指针会发生偏转。由于通过环形铁芯的磁通量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所以通过偏转角度的大小可以测量导线中的电流。日常所用交流电的频率在中国和英国分别为50Hz和60Hz。现用一钳型电流表在中国测量某一电流,电表读数为10A;若用同一电表在英国测量同样大小的电流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9
267人已阅读
(5星级)
湖南省2022年历史高考真题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A. 促进了政治统一B. 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C. 冲击了贵族政治D. 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着诸子百家的思想从兴起地传播到其他地区,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的交流融合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诸子百家的出现就是表现,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反映这种现象冲击了贵族的特权,排除C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不就导致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2. 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A. 体现以农为本B. 服务于汉初战事C. 意在藏富于民D. 解决了财政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独于田租不敢增益结合所学知识,可见汉代统治者视农业为国本,不敢增加田租是为了避免动摇国本,A项正确;汉武帝敛财不仅为了战事,还有满足巡幸和奢侈挥霍的原因,排除B项;汉武帝推行的各种政令,其本质的目的不是藏富于民,而是要充盈国库,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汉武帝的措施解决了财政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3. 据下表可知()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A. 世家大族没落B. 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 门阀观念强化D. 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表格可知九品中正制废除,科举制诞生,接着又恢复,又废除。如此反复,说明这一时期门阀士族的力量仍然很强大,科举制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趋势是世家大族在走下坡路,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科举制有弊端,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门阀观念的强化,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在唐时已被再度废除,排除D项。故选A项。4. 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A. 艺术水准下降B. 绘画题材集中C. 画家地位不高D. 世俗文化兴盛【答案】D【解析】【详解】本诗的意思是:云烟袅绕的村庄和雨水滂沱的河滩,山村时隐时现,滩水湍急,欣赏着画中美景很容易,谁知道画好它有多么艰难。早知道时人看不上这样的美景,就应该多买胭脂来画艳丽的牡丹。作者借题发挥,用以抒发个人的感慨和不平。它的弦外之音,耐人寻味。所以A项当时艺术水准下降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诗中既描述了山水画也提到花鸟画,B项绘画题材集中显然也不合题意,排除;诗人自嘲画山水画不如画牡丹,反映不出当时画家地位不高,所以C项应该排除;画家李唐生活在南宋,结合所学知识,随着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世俗文化兴盛,画家感叹寄情山水的山水画不如浓色重彩的牡丹受时人欢迎。所以D项符合题意。5. 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A. 君主的高度集权B. 官员俸禄入不敷出C. 南书房地位提高D. 中央吏治十分混乱【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书房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和象征,地方官员敬畏皇权而敬畏南书房行走周兴岱,他才以此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A项正确;材料没有官员俸禄入不敷出的信息,排除B项;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南书房地位下降,嘉庆七年与此不符,排除C项;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是地方不是中央吏治混乱,排除D项。故选A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 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A. 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B. 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C. 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D. 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12
267人已阅读
(5星级)
200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3分)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考点】11:夏商的政治制度.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鼎切入,结合夏商的政治制度进行思考。 【解答】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历商至周。所以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夏商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对历史常识的掌握能力。 2.(3分)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考点】1G:隋唐三省六部制.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精细分工切入,结合三省六部制度进行思考。 【解答】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故C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度,考查学生熟记课本知识的能力并调动,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分)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考点】36:宋明理学.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解答】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故判断为王阳明。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主张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题,难度不大。 4.(3分)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战国 B.秦代 C.南北朝 D.唐代 【考点】2D:中国古代先进的冶金技术.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考查灌钢法及其出现时间。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依据题干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可知,这是灌钢法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灌钢法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故C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进行分析判断出是灌钢法,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对灌钢法的特点和出现时间的识记。 5.(3分)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考点】93:太平天国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外国侵略者对中国民主革命的立场。解答的关键从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切入,结合中国的民主革命进行思考。 【解答】从材料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可以看出所持态度为中立,再联系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内战双方,即可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侵略者采取中立观望的态度,准备坐收渔利。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3分)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考点】A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解答的关键是从洋务早期,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切入,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思考。 【解答】从材料提供的一组时间和发展特点,即洋务早期(六七十年代)初开、清朝末年(19世纪末)移风、民国初年(20世纪初)飙转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12
267人已阅读
(5星级)
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汉字载体选项A.兽骨B.青铜器C.纸张D.液晶显示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兽骨,甲骨文的契刻载体之一,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一小部分是羊、猪、鹿的肩胛骨,还有极少部分的牛肋骨,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其它钙盐,故A不符合题意;B.青铜器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属于合金材料,故B项符合题意;C.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C不符合题意;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采用液晶为材料的显示器,液晶是一类介于固态和液态间的有机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项。2.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为氧化性气体B. 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 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D. 核电站反应堆所用轴棒中含有的与互为同位素【答案】D【解析】【详解】A.H2作为燃料在反应中被氧化,体现出还原性,故A项说法错误;B.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项说法错误;C.乙酸钠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故C项说法错误;D.与是质子数均为92,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故D项说法正确;综上所述,叙述正确的是D项。3. 广东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馆藏文物是其历史见证。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文物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选项A.南宋鎏金饰品B.蒜头纹银盒C.广彩瓷咖啡杯D.铜镀金钟座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鎏金饰品是用金汞合金制成的金泥涂饰器物的表面,经过烘烤,汞蒸发而金固结于器物上的一种传统工艺,其中不含硅酸盐,故A项不符合题意;B.蒜头纹银盒中主要成分为金属银,其中不含硅酸盐,故B项不符合题意;C.广彩瓷咖啡杯是由黏土等硅酸盐产品烧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C项符合题意;D.铜镀金钟座是铜和金等制得而成,其中不含硅酸盐,故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4. 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和,所用试剂包括以及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杂质,同时为保证除杂完全,所加除杂试剂一般过量,然后选择合适的试剂将所加过量的物质除去。【详解】粗盐中主要成分为NaCl。除去Ca2+选用将其转化为沉淀,为了不引入新杂质,所加物质的阳离子为Na+,即选用Na2CO3除去Ca2+,同理可知,除去Mg2+需选用NaOH,除去需选用BaCl2,因所加除杂试剂均过量,因此向粗盐样品中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中,BaCl2先于Na2CO3加入,利用Na2CO3除去Ca2+和多余的BaCl2,因Na2CO3、NaOH均过量,成为新杂质,需要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HCl,至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以此除去Na2CO3、NaOH,然后将溶液蒸干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产品,综上所述,答案为A。5. 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 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的酸性B. a处变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26
267人已阅读
(5星级)
2012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2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F﹣的结构示意图:C.中子数为20 的氯原子:2017ClD.NH3 的电子式:3.(2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NaOH 溶液:K+、Na+、SO42﹣、CO32﹣B.0.1mol•L﹣1Na2CO3 溶液:K+、Ba2+、NO3﹣、Cl﹣C.0.1mol•L﹣1FeCl3 溶液:K+、NH4+、I﹣、SCN﹣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4.(2分)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5.(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 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 溶液能与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6.(2分)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7.(2分)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Al2O3NaAlO2(aq)Al(OH)3②SSO3H2SO4③Fe2O3FeCl3(aq)无水FeCl3④饱和NaCl(aq)NaHCO3Na2CO3 ⑤MgCl2(aq)Mg(OH)2MgO.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8.(2分)设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B.常温常压下,18 g H2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D.常温常压下,2.24 L CO 和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9.(2分)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KIO3 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2+6OH﹣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C.将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Ag++NO↑+H2O10.(2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 )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3分)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能与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D.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 反应12.(3分)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C.化合物YX、ZX2、WX3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D.原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5
267人已阅读
(5星级)
2021 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化学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Fe 561. 近年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下列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判断错误的是A. 北斗三号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原子钟,铷(Rb)是金属元素B. 奋斗者号潜水器载人舱外壳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 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把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火箭动力源于氧化还原反应D.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过程中使用了芳纶制作的降落伞,芳纶是高分材料用2.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A. SiO2和SO3B. I2和NaClC. Cu和AgD. SiC和MgO3. 核聚变发电有望成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氘()是核聚变反应的主要原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的中子数为2B. 的核电荷数为1C. 是自然界中最轻的原子D. 是氢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4. 关于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H2SO4在该反应中为氧化剂B. Na2SO3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变质C. Na2SO4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D. S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有害污染物5.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B. 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C. 丙炔的键线式:D. H2O分子的球棍模型:6. 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选用仪器正确的是提取碘水中的碘量取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熔化NaOH固体浓缩NaCl溶液ABCD A. AB. BC. CD. D7.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mol/LHCl溶液中,HCl分子的数目为NAB. 22.4L氢气中,H2分子的数目为NAC. 180g葡萄糖中,C原子的数目为6NAD. 1molN2中,σ键的数目为3NA8. 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的反应。下列属于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的是A. 用电石与水制备乙炔的反应B. 用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制备乙烯的反应C. 用苯酚稀溶液与饱和溴水制备2,4,6-三溴苯酚的反应D. 用乙烯与氧气在Ag催化下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9.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1的溶液:Fe2+、Mg2+、、B. pH=12的溶液:K+、Na+、、C. pH=7的溶液:Na+、Cu2+、S2-、Cl-D. pH=7的溶液:Al3+、K+、Cl-、10. 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溶液中B. 在溶液中C. 在溶液中D. 氨水和NH4Cl溶液混合,形成pH=9的溶液中11. 如下所示电解装置中,通电后石墨电极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渐溶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a是电源的负极B. 通电一段时间后,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现红色C. 随着电解的进行,CuCl2溶液浓度变大D. 当完全溶解时,至少产生气体336mL (折合成标准状况下)12. 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X的电负性比Q的大B. Q的简单离子半径比R的大C. 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Q的强D.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R的强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4题,共64分。13. 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1)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2)用X射线衍射测定,得到Fe的两种晶胞A、B,其结构如图所示。晶胞A中每个Fe原子紧邻的原子数为___________。每个晶胞B中含Fe原子数为___________。(3)合成氨反应常使用铁触媒提高反应速率。如图为有、无铁触媒时,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从能量角度分析,铁触媒的作用是___________。(4)Fe3+可与H2O、SCN-、F-等配体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如、、。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完成实验:①为浅紫色,但溶液Ⅰ却呈黄色,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4
267人已阅读
(5星级)
2021年北京市高考真题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成分黄芩素能明显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下列关于黄芩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B. 能与Na2CO3溶液反应C. 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D. 能和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2. 下列有关放射性核素氚(H)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H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B. H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C. 与H2化学性质基本相同D. 具有放射性3.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A. N2的结构式:N≡NB. Na+的结构示意图:C. 溴乙烷的分子模型:D. CO2的电子式:4. 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酸性:HClO4>H2SO3>H2SiO3B. 碱性:KOH>NaOH>LiOHC. 热稳定性:H2O>H2S>PH3D. 非金属性:F>O>N5.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气体试剂制备装置收集方法AO2KMnO4adBH2Zn+稀H2SO4beCNOCu+稀HNO3bcDCO2CaCO3+稀H2SO4bcA. AB. BC. CD. D6. 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2。用试管收集SO2后进行如下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SO2与水发生了反应B. 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O2的溶解已达饱和C. 取出试管中的溶液,立即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2+H2O⇌H2SO3、H2SO3⇌H++、⇌H++D. 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由于SO2挥发7. 下列方程式不能准确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A. 酚酞滴入醋酸钠溶液中变为浅红色:CH3COO-+H2O⇌CH3COOH+OH-B. 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4Na+O2=2Na2OC. 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2Al+2OH-+2H2O=2+3H2↑D. 将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产生黄色沉淀:SO2+2H2S=3S↓+2H2O8. 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选项ABCD试剂aCuSO4NH4HCO3H2SO4CH3COOH试剂bBa(OH)2Ca(OH)2Ba(OH)2NH3·H2O A. AB. BC. CD. D9. 用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含CaS和Ca3P2等)制取乙炔时,常用CuSO4溶液除去乙炔中的杂质。反应为:①CuSO4+H2S=CuS↓+H2SO4②11PH3+24CuSO4+12H2O=3H3PO4+24H2SO4+8Cu3P↓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CaS、Ca3P2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S+2H2O=Ca(OH)2+H2S↑、Ca3P2+6H2O=3Ca(OH)2+2PH3↑B. 不能依据反应①比较硫酸与氢硫酸的酸性强弱C. 反应②中每24 mol CuSO4氧化11 mol PH3D. 用酸性KMnO4溶液验证乙炔还原性时,H2S、PH3有干扰10. NO2和N2O4存在平衡:2NO2(g)⇌N2O4(g) △H<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1 mol平衡混合气体中含1 mol N原子B. 断裂2 mol NO2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1 mol N2O4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C. 恒温时,缩小容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D. 恒容时,水浴加热,由于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气体颜色变浅11. 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苯丙生(L)的结构片段如下图。已知:R1COOH+R2COOH +H2O下列有关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制备L的单体分子中都有两个羧基B. 制备L的反应是缩聚反应C. L中的官能团是酯基和醚键D. m、n、p和q的大小对L的降解速率有影响12. 下列实验中,均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Na2CO3与NaHCO3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相同B. CaCl2能促进Na2CO3、NaHCO3水解C. Al2(SO4)3能促进Na2CO3、NaHCO3水解D. 4个实验中,溶液滴入后,试管中溶液pH均降低13. 有科学研究提出:锂电池负极材料(Li)由于生成LH而不利于电池容量的保持。一定温度下,利用足量重水(D2O)与含LiH的Li负极材料反应,通过测定n(D2)/n(HD)可以获知 n(Li)/n(LiH)。已知:①LiH+H2O=LiOH+H2↑②2Li(s)+H22LiH⇌ 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用质谱区分D2和HDB. Li与D2O的反应:2Li+2D2O=2LiOD+D2↑C. 若n(Li)/n(L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5
267人已阅读
(5星级)
海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本试卷共6页,19小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1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第一产业产值高B. 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C. 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D.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2. 该国该时期( )A. 工业基础雄厚B. 服务业水平高C. 就业机会充足D. 农业生产落后【答案】1. D2. D【解析】【1题详解】由图可知,二三产业产值占比接近80%,但是多年来变化情况基本稳定在80%左右,C错误。由材料无法得出三个产业的具体产值,也无法得出第一产业的产值,A错误。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多年来没有超过40%,所以推测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超过60%,B错误。城镇化率在多年间稳定上升,但没有超过40%,所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D正确。【2题详解】该国该时期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城镇化率不高,说明此时工业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也不高,推测仍处于发展的早期,缺乏技术支持,农业生产水平较差,D正确,AB错误。就业机会多是由二三产业提供,如果二三产业比重不高,则说明就业机会不是很充足,C错误。故选D。【点睛】工业发展带来的好处:1、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调整了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变为第二产业);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增加就业,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4、促进该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治理吐鲁番风沙的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建设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引种和收集荒漠区的植物,开展繁殖培育工作。除了小部分植物因气候等原因引种失败外,目前已成功引种栽培500多种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春季露天苗圃栽培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 大风B. 严寒C. 干旱D. 雨雪4. 引种栽培失败的荒漠植物最有可能源于( )A. 哈萨克斯坦B. 沙特阿拉伯C. 阿根廷D. 蒙古5. 建设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 )①繁殖培育固沙植物,促进荒漠化防治②繁殖培育观赏植物,发展沙漠旅游业③繁殖培育药用植物,发展沙漠产业④提取抗病耐寒基因,丰富青藏地区作物品种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3. A4. B5. A【解析】【3题详解】第2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吐鲁番风沙危害严重,尤其是春季,逢春季,吐鲁番便风沙肆虐,给农业造成严重危害,春季露天苗圃栽培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遭遇大风天气,A正确;严寒 、干旱 、雨雪不容易在春季出现,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由材料除了小部分植物因气候等原因引种失败外可知,如果引种气候相似地区的作物,则不会因气候因子失败,哈萨克斯坦 、 阿根廷、 蒙古与吐鲁番地区有相似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沙特阿拉伯是热带沙漠气候,与吐鲁番气候差异较大,引种不易成功,B正确,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建设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繁殖培育固沙植物,促进荒漠化防治,繁殖培育药用植物,发展沙漠产业,①③正确;发展沙漠旅游业主要是针对沙漠景观,不需要大力培育观赏植物,②错误;提取抗病耐寒基因,丰富青藏地区作物品种不适合在该沙漠种植园进行,该种植园,引种和收集荒漠区的植物,开展繁殖培育工作,④错误;故选A。【点睛】新疆吐鲁番市风沙危害严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来到这里治理风沙,建设了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通过野外引种、繁育培植,植物园里的物种逐渐丰富。目前,植物园里生长着500多种耐盐、耐旱的荒漠植物,为防风治沙工作提供了支持。下图为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据图,此时( )A. 甲地大风降温B. 乙地北风劲吹C. 丙地阴雨连绵D. 丁地风大浪高7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15
267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不支持接听,可加微信)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