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分类
  • 2011年高考真题 物理(山东卷)(原卷版).doc

    2011年山东省高考物理试卷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分)(2011•山东)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4分)(2011•山东)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3.(4分)(2011•山东)如图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两球同时落地 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 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动能的增加量 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做功功率和对球b做功功率相等 4.(4分)(2011•山东)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fa≠0,b所受摩擦力F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Ffa大小不变B.Ffa方向改变C.Ffb仍然为零D.Ffb方向向右 5.(4分)(2011•山东)为保证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图甲为调压变压器示意图.保持输入电压u1不变,当滑动接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某次检测得到用户电压u2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以下正确的是() A.u2=190sin(50πt)V B.u2=190sin(100πt)V C.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应将P适当下移 D.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应将P适当上移 6.(4分)(2011•山东)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与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 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b点场强大于d点场强 B.b点场强小于d点场强 C.a、b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 D.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 7.(4分)(2011•山东)如图所示,两固定的竖直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两质量、长度均相同的导体棒c、d,置于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上方同一高度h处.磁场宽为3h,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先由静止释放c,c刚进入磁场即匀速运动,此时再由静止释放d,两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用ac表示c的加速度,Ekd表示d的动能,xc、xd分别表示c、d相对释放点的位移.选项中正确的是() A.B.C.D. 二、非选择题:8.(6分)(2011•山东)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_________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_________ .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_________ .a.滑块的质量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9.(6分)(2011•山东)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电路,探究了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1)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图2中画出UI﹣的图象.U/V1.961.861.801.841.641.56I/A0.050.150.250.350.450.55(2)根据所画的UI﹣图象,可求得电流I=0.20A时电源的输出功率约为 _________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多选题)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反思,认为按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并对电路重新设计.在图3所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3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0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原卷版).doc

    2010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6分)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中()A.真空中光速不变B.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C.物体的质量不变D.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2.(6分)对于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相同介质中,绿光的折射率最大B.红光的频率最高C.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波长最短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3.(6分)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A.1036kgB.1018kgC.1013kgD.109kg4.(6分)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A.B.C.D.5.(6分)一列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的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后,若经过周期开始计时,则图乙描述的是()A.a处质点的振动图象B.b处质点的振动图象C.c处质点的振动图象D.d处质点的振动图象6.(6分)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7.(6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1和L2,分别串联一个带铁芯的电感线圈L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闭合开关S后,调整R,使L1和L2发光的亮度一样,此时流过两个灯泡的电流均为I.然后,断开S.若t′时刻再闭合S,则在t′前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正确反映流过L1的电流L1、流过L2的电流l2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A.B.C.D.8.(6分)如图,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位置,则该图象反映了某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置与时间的关系.若令x轴和y轴分别表示其它的物理量,则该图象又可以反映在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动能,则该图象可以反映某物体受恒定合外力作用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动能与时间的关系B.若x轴表示频率,y轴表示动能,则该图象可以反映光电效应中,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C.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动量,则该图象可以反映某物在沿运动方向的恒定合外力作用下,物体动量与时间的关系D.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感应电动势,则该图象可以反映静置于磁场中的某闭合回路,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时,闭合回路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2分)9.(18分)(1)甲同学要把一个量程为200μA的直流电流计G,改装成量程范围是0~4V的直流电压表.①她按图1所示电路、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计G的内电阻rg,其中电阻R0约为1kΩ.为使rg的测量值尽量准确,在以下器材中,电源E应选用 ,电阻器R1应选用 ,电阻器R2应选用(选填器材前的字母).A.电源(电动势1.5V)B.电源(电动势6V)C.电阻箱(0~999.9Ω)D.滑动变阻器(0~500Ω)E.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5.1kΩ)F.电位器(0~51kΩ)②该同学在开关断开情况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将R2的阻值调至最大.后续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 , , , ,最后记录R1的阻值并整理好器材.(请按合理的实验顺序,选填下列步骤前的字母)A.闭合S1B.闭合S2C.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D.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E.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F.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③如果所得的R1的阻值为300.0Ω,则图1中被测电流计G的内阻rg的测量值为 Ω,该测量值 实际值(选填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④给电流计G 联(选填串或并)一个阻值为 kΩ的电阻,就可以将该电流计G改装为量程4V的电压表.(2)乙同学要将另一个电流计G改装成直流电压表,但他仅借到一块标准电压表V0、一个电池组E、一个滑动变阻器R′和几个待用的阻值准确的定值电阻.①该同学从上述具体条件出发,先将待改装的表G直接与一个定值电阻R相连接,组成一个电压表;然后用标准电压表V0校准.请你画完图2方框中的校准电路图.②实验中,当定值电阻R选用17.0kΩ时,调整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电压表V0的示数是4.0V时,表G的指针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3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08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原卷版).doc

    2008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分光镜观测光谱是利用光折射时的色散现象B.用X光机透视人体是利用光电效应C.光导纤维舆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D.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2.(4分)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γ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方程是H+n→H+γ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m=m1+m2m﹣3C.辐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E=(m3m﹣1m﹣2)cD.γ光子的波长λ=3.(4分)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g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000个,不间断地数,则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取6×1023 mol1﹣)()A.10年B.1千年C.10万年D.1千万年4.(4分)在介质中有一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一质点由平衡位置竖直向上运动,经0.1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了0.5m,则这列波()A.周期是0.2sB.波长是0.5mC.波速是2m/sD.经1.6s传播了8m5.(4分)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km,运动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6.(4分)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Ω的电阻,则()A.流过电阻的电流是20A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C.经过60s电阻发出的热量是1.2×105J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W7.(4分)在如图所示的空间中,存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同时存在沿x轴负方向,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质子(电荷量为e)在该空间恰沿y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速运动.据此可以判断出()A.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E,运动中电势能减小;沿z轴正方向电势升高B.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E,运动中电势能增大;沿z轴正方向电势降低C.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vB,运动中电势能不变;沿z轴正方向电势升高D.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vB,运动中电势能不变;沿z轴正方向电势降低8.(4分)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种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A.当θ°=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当m>>M时,该解给出a=,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二、填空题(共1小题,满分10分)9.(10分)(1)用示波器观察某交流信号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完整的波形,如图.经下列四组操作之一,使该信号显示出两个完整的波形,且波形幅度增大.此组操作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调整X增益旋钮和竖直位移旋钮B.调整X增益旋钮和扫描微调旋钮C.调整扫描微调旋钮和Y增益旋钮D.调整水平位移旋钮和Y增益旋钮(2)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和 .测量记录表:代表符号L0L1L2L3L4L5L6L7刻度数值/cm1.703.405.108.6010.312.1②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3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09年天津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数 学(文史类)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II卷3 至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用直径0.5毫米黑色黑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在用0.5毫米的黑色墨色签字笔清楚。必须在标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S表示底面积,h表示底面的高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棱柱体积 P(A+B)=P(A)+P (B) 棱锥体积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学1.i是虚数单位, w.w.w.k.s.5.u.c.o.mA.B.C.D. 2.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A. 6B. 7 C.8 D.233.设则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w.w.w.k.s.5.u.c.o.m4.设双曲线的虚轴长为2,焦距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B.C.D. 5.设,则A.B. C.D. w.w.w.k.s.5.u.c.o.m6.阅读右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A. 14B.20C.30 D.557.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将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像关于轴对称,则的一个值是A.B.w.w.w.k.s.5.u.c.o.mC.D.8.设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A. B. C. D.w.w.w.k.s.5.u.c.o.m9.设,若,则的最大值为A.2 B.C. 1D.10.设函数在上的导函数为,且,下面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的是A.B. C.D.第II卷w.w.w.k.s.5.u.c.o.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如图,与相交于点,且,若的外接圆的直径为1,则的外接圆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 w.w.w.k.s.5.u.c.o.m1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若它的体积是,则__________13.设全集,若,则集合___________ w.w.w.k.s.5.u.c.o.m14.若圆与圆的公共弦的长为,则__________ w.w.w.k.s.5.u.c.o.m15.若等边的边长为,平面内一点满足,则_________ w.w.w.k.s.5.u.c.o.m16.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中的整数恰有3个,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w.w.w.k.s.5.u.c.o.m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14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甲卷)(解析版)A3.doc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 Zr91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 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 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 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动物体内激素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有的属于蛋白质类,有的属于脂质,有的属于氨基酸衍生物。【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B、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B错误;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C。2. 某同学将酵母菌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进行实验,不可能得到的结果是()A. 该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繁殖B. 该菌在无氧呼吸的过程中无丙酮酸产生C. 该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产生乙醇D. 该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答案】B【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酵母菌有细胞核,是真菌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异氧兼性厌氧型,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能量多,酵母菌的增殖速度快,A不符合题意;BC、酵母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还原性的氢,并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被还原性氢还原成乙醇,并生成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在第二阶段生成CO2,D不符合题意。故选B。3. 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B.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C. 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 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的运输主要是极性运输,也有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双重作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解】AB、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而使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可以通过摘除顶芽的方式解除植株顶端优势,AB正确;C、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长素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是通过调控某些基因的表达来影响植物生长的,C正确;D、根、茎两种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有明显差异,其中根对生长素最敏感,D错误。故选D。4. 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B. 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 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D. 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答案】B【解析】【分析】下丘脑的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⑤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具有日周期节律活动,这个核团是体内日周期

    上传时间:2024-02-19 页数:5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02年上海市高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生物试卷(答案版).doc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生物试卷考生注意:1.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切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3. 第Ⅰ卷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纷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题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在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第Ⅰ卷(共60分)一.单选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一)1分题(共11题)1.苍蝇、蚊子的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可在飞行中保证身体稳定。决定这种特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环境B新陈代谢 C应激性 D遗传变异2.绿色植物在暗室中不能A生长B呼吸 C合成叶绿素D吸收矿质元素3.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A核酸B糖类C蛋白质 D脂类4.右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它属于A第二极体B卵原细胞 C第一极体D卵细胞5.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A8 B7 C5 D46.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人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A黑、雌 B褐、雌 C白、雄 D黑、雄7.催化脂肪酸水解的酶是A肽酶B蛋白酶C脂肪酸 D淀粉酶8.海水退潮后露出的海边岩石上有各种海藻附着,它们从上到下呈带状水平分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同深度的海水A温度不同B盐度不同C含氧量不同D光谱成份不同9.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时,球员踢球瞬间,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突触传导 D反射弧10.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投入A新鲜猪肝 B煮熟猪肝 C冰冻猪肝 D生锈铁钉11.右图是一种哺乳动物,根根其形态特征,这种动物最可能具有的行为习性是A夜行性、匍匐行走B夜行性、跳跃行走C昼行性、跳跃行走D昼行性、匍匐行走(二)2分题(共17题)12.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A纤维素 B尿素C激素 D维生素13.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子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A③②① B②①③C③①② D①②③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TP分子聚集能量和释放能量过程中都与磷酸分子有关B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往往伴随着物质而循环利用C在光合作用中光能以它原来的形式储存于糖类中D叶绿体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15.下列疾病与人体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①水俣病 ②镰刀形贫血症 ③糖尿病 ④呆小症 ⑤夜盲症 ⑤巨人症A①②⑤ B④⑤⑥C③④⑥ D①⑤⑥16.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A蓖麻籽种仁B洋葱根尖 C菠菜幼叶 D蝗虫的精巢17.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A细胞膜 B细胞质基质C液泡 D细胞核18.下列生理活动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A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BCO2进入叶绿体C 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D细胞识别19.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A细菌的核糖体B噬菌体的核糖体C噬菌体基质D细菌的核区20.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21.已知一段mRNA含有30

    上传时间:2024-02-19 页数:13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07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pdf

    2007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分)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C.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 【考点】17: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承担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许多蛋白质是生物体和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起催化作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的功能;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等. 【解答】解:A、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植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A错误; B、植物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属于酶促反应,植物体内的有些蛋白质作为酶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B错误; C、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不是蛋白质,C正确;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是主动运输的过程,离不开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糖类的作用,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对于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承担的功能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关键,在解析的过程中要把知识点归纳到蛋白质的功能上,形成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便于掌握和应用. 2.(2分)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达总吸水量的99%.对蒸腾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水分的吸收B.吸收无机盐的动力C.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D.降低叶片的温度 【考点】1V: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是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和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蒸腾作用的意义是;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防止叶片被太阳灼伤;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答】解:A、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水分由根部向树冠运输,从而促进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A正确; B、植物根细胞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供应能量,与蒸腾作用无关,B错误; C、蒸腾作用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C正确; D、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防止叶片被太阳灼伤,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蒸腾作用的意义,植物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的运输方式,蒸腾作用能促进无机盐的运输不能促进无机盐的吸收,这是容易混淆的地方,可以从植物运输无机盐的过程和吸收无机盐的过程去分析理解. 3.(2分)在荠菜胚的发育过程中,从周围组织中吸收并运送营养物质供球状胚体发育的结构是()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胚柄 【考点】69:受精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其中胚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其中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型(即原始体).是种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种子中胚是唯一有生命的部分,已有初步的器官分化,发育完全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和胚根组成. 【解答】解:A、胚芽位于胚的顶端,是未来植物茎叶系统的原始体,将来发育成为植物的地上部分,A错误; B、胚轴位于胚芽和胚根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以后形成根茎相连的部分,B错误; C、胚根位于胚轴之下,呈圆锥状,是种子内主根的雏型,将来可发育成植物的主根,并形成植株的根系,C错误; D、胚柄可以从周围组织中吸收并运送营养物质,供球状胚体发育,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高等植物个体发育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作答,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考查要学会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4.(2分)下列关于人体健康与营养物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是食物种类过于单一B.脂肪肝的形成与脂肪摄人多少无关C.低血糖早期症状可通过及时补充糖含量多的食物来缓解D.大病初愈者适宜进食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考点】1Q: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E1:稳态的生理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食品营养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人类吃的食物不外乎以下五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第二类是动物性食物,包括富含动物蛋白质的瘦肉、禽、蛋、鱼类等;第三类是富含植物蛋白质的豆类,以及乳类和乳制品;第四类是蔬菜、水果;第五类是油脂.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此外,食物中还含有许多具抗氧化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解答】解:A、食物种类过于单一会导致代谢的不平衡,造成营养不良,A正确; B、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B错误; C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19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2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体现西周将分风之语宗法制相结合的一种现象,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秦朝的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②不符合题意,中国早期国家不是在西周开始的,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2. 孔子整理编订的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除《乐》毁于秦火,其他五部经典传承至今,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下列关于五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汉武帝推崇儒学,设五经博士B. 《诗》奠定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础C. 五经等儒学经典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D.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内地学习《诗》《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诗》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B项符合题意;ACD项都是关于五经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点睛】3. 汉代科学家王充曾介绍一种指向仪器,样子如同一只圆底的勺。它在平滑的盘上自由旋转,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自然指向南方。这种指向仪器是A. 司南B. 指南鱼C. 指南龟D. 支撑式指北罗盘【答案】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司南,古代用于辨别方向的一种仪器,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指南针的始祖,A项正确;指南鱼记载于《武经总要》,是曾公亮在北宋初年发明的。它是中国古代用于指示方位和辨别方向的一种器械,跟司南一样,与时间不符,排除B项;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清代,受到西方和日本的影响,以立轴式支撑法制造的罗盘成为主流形式,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4. 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A. 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B.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 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及所学知识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中央派下去的刺史监察地方,而没有强调地方,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不是说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5. 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 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 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 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 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子,排除B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6. 宋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有外国学者曾这样评价十三世纪的中国: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下列关于来代史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宋词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之一②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18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1. 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A. 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 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 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 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2. 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A. 小篆B. 楷书C. 行书D. 草书3.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 规范地方行政B. 防止武人干政C. 提升军事能力D. 削弱州府权力4.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A. 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 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 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5. 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A. 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 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C. 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 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6. 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A. 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 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 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 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7.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A. 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 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C. 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 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8. 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 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 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9. 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A. 军事才能、宗教信仰B. 道德品质、演说能力C. 丰厚财力、贵族血统D. 本邦籍贯、成年男性10. 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A. 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B. 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C.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D. 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11. 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A. 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B. 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C. 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D. 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2. 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A. 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B. 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C. 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D. 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5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1年高考真题—— 历史(湖南卷) (原卷版).doc

    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 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1所示:表1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2.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4.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5.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1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6.图1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图1《冰嬉图》(乾隆时期)A.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B.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7.据表2可知,当时中国()表21867年和1894年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1867年1894年数量货值(海关两)数量货值(海关两)铁113,441(担)264,5031,185,411(担)2,467,590锡33,502(担)582,14697,008(担)2,046,897火柴79,263(箩)71,3846,615,327(箩)1,638,931煤113,430(吨)992,649486,295(吨)3,221,343糖186,176(担)754,6091,823,890(担)9,507,153A.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民族工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D.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8.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9.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2这一状况()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10.图2、图3是中国抗战时期两次战役形势图。这两幅图反映()A.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B.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D.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11.表3所列活动()表3时间活动名主要获奖或展演(展出)作品1956年8月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广陵散》《阳关三叠》《嘉陵江号子》《祖国颂》《长征大合唱》等1957年1月第一次群众性电影评奖《董存瑞》《家》《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祝福》1957年12月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292位作者的321幅作品,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人像、静物、花卉及鸟、兽、鱼、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8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09年上海市高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历史试卷(原卷版).doc

    教育资源分享店铺网址:https://shop175591889.taobao.com 微信号:kingcsa333绝密★启封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纪传体史书的特征是A.以事件为中心B.以人物为中心C.以年代为中心D.以制度为中心2.将右图陶尊上的刻画符号与楔形文字、甲骨文、圣书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相比照可推断该陶尊最有可能出土于A.两河流域B.中国C.地中海东岸D.埃及3.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①B.② C.③ D.④4.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6.下列地图中表示草原文明的是教育资源分享店铺网址:https://shop175591889.taobao.com 微信号:kingcsa333A BCD7.乌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那幺,乌托邦为什幺存在呢?它存在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A.进行阶级斗争B.追求社会公平C.反对专制统治D.展开国际合作8.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9.有一位君主在西方考察时,时而扮作水手,时而扮作木匠,总是在不停地做工。这位君主是A.彼得一世B.康熙大帝C.路易十四D.明治天皇10.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教育资源分享店铺网址:https://shop175591889.taobao.com 微信号:kingcsa33311.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因为在那天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D.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12.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年代福建莆田直隶宝坻湖北川汗康熙十五年(1676)192丁0丁康熙二十五年(1686)88丁22丁24丁康熙三十年(1691)58丁10丁14丁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13.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A.甲B.乙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12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原卷版).doc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 化 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Al 27Cl35.5Fe 56一、选择题1. 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A. 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B. 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清洁燃料C. 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D. 研发催化剂将还原为甲醇2. 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化学试剂制备的气体AB(浓)CD(浓)A. AB. BC. CD. D3. 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B. 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C. 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钾溶液:D. 氯化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4. 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 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C.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 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得5. 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的月球土壤,经分析发现其构成与地球士壤类似土壤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B. 化合物XW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C. Y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单质的D. 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6. 沿海电厂采用海水为冷却水,但在排水管中生物的附着和滋生会阻碍冷却水排放并降低冷却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管道口设置一对惰性电极(如图所示),通入一定的电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阳极发生将海水中的氧化生成的反应B. 管道中可以生成氧化灭杀附着生物的C. 阴极生成的应及时通风稀释安全地排入大气D. 阳极表面形成的等积垢需要定期清理7. HA是一元弱酸,难溶盐MA的饱和溶液中随c(H+)而变化,不发生水解。实验发现,时为线性关系,如下图中实线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溶液时,B. MA的溶度积度积C. 溶液时,D. HA的电离常数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8. 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以及少量的。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见下表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2.23.59.512.4沉淀完全的3.24.711.113.8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中,、几乎不发生反应,、、、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水浸后滤液的约为2.0,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至11.6,依次析出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3)母液①"中浓度为_______。(4)水浸渣在160℃酸溶最适合的酸是_______。酸溶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5)酸溶后,将溶液适当稀释并加热,水解析出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6)将母液①和母液②混合,吸收尾气,经处理得_______,循环利用。9. 氧化石墨烯具有稳定的网状结构,在能源、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通过氧化剥离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的一种方法如下(转置如图所示):Ⅰ.将浓、、石墨粉末在c中混合,置于冰水浴中,剧烈搅拌下,分批缓慢加入粉末,塞好瓶口。Ⅱ.转至油浴中,35℃搅拌1小时,缓慢滴加一定量的蒸馏水。升温至98℃并保持1小时。Ⅲ.转移至大烧杯中,静置冷却至室温。加入大量蒸馏水,而后滴加至悬浊液由紫色变为土黄色。Ⅳ.离心分离,稀盐酸洗涤沉淀。Ⅴ.蒸馏水洗涤沉淀。Ⅵ.冷冻干燥,得到土黄色的氧化石墨烯。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c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仪器b的进水口是_______(填字母)。(2)步骤Ⅰ中,需分批缓慢加入粉末并使用冰水浴,原因是_______。(3)步骤Ⅱ中的加热方式采用油浴,不使用热水浴,原因是_______。(4)步骤Ⅲ中,的作用是_______(以离子方程式表示)。(5)步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11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1年高考真题【品优教学】化学(山东卷)(含解析版).doc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化 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8F-19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A. 风能发电B. 粮食酿酒C. 燃煤脱硫D. 石油裂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选A。【点睛】2. 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A. 石墨用作润滑剂B. 氧化钙用作食品干燥剂C. 聚乙炔用作绝缘材料D. 乙二醇溶液用作汽车防冻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石墨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很小,容易在层间发生相对滑动,是一种很好的固体 润滑剂,A项不符合题意;B.氧化钙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B项不符合题意;C.聚乙炔的结构中有单键和双键交替,具有电子容易流动的性质,是导电聚合物,C项符合题意;D.乙二醇容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汽压,冰点显著降低,故乙二醇可以用作汽车防冻液,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 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 ①、④不可加热B. ②、④不可用作反应容器C. ③、⑤可用于物质分离D. ②、④、⑤使用前需检漏【答案】A【解析】【分析】①是锥形瓶,②是酸式滴定管,③是蒸馏烧瓶,④是容量瓶,⑤是梨形分液漏斗【详解】A.锥形瓶可以加热,但需要加石棉网,容量瓶不能加热,A项符合题意;B.酸式滴定管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都不能作反应容器,B项不符合题意;C.蒸馏烧瓶用于蒸馏操作,分离相互溶解的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液操作,分离相互不溶解的液体,两者均可用于物质分离,C项不符合题意;D.酸式滴定管带有旋塞、容量瓶带有瓶塞、分液漏斗带有瓶塞和旋塞,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4. X、Y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二者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以[XY4]+[XY6]-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X>YB. 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YC. 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Y氧化性最强D. 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4种【答案】D【解析】【分析】Y位于第三周期,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则Y是Cl元素,由X、Y形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知,X与Y容易形成共价键,根据化合物的形式知X是P元素。【详解】A.P与Cl在同一周期,则P半径大,即X>Y,A项不符合题意;B.两者对应的简单氢化物分别是PH3和HCl,半径是P3->Cl-,所以PH3的失电子能力强,还原性强,即X>Y,B项不符合题意;C.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各元素对应的金属单质还原性减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所以Cl2的氧化性最强,C项不符合题意;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所以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依次为Na、Al、Mg、Si、S、P、Cl,所以有5种,D项符合题意;故选D。5. 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A. 向NaHSO3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HSO3具有氧化性B. 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3O4粉末,紫色褪去,证明Fe3O4中含Fe(Ⅱ)C. 向浓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D. 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淡黄色沉淀是S,在反应过程中硫元素由NaHSO3中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32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1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2021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P 31S 32Cl 35.5Fe 56Cu 64Br 80Ag 108I 127Ba 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汽油B. 食醋C. 漂白粉D. 小苏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汽油是碳原子个数在5—11的烃的混合物,故A错误;B.食醋是乙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漂白粉为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C错误;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2. 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CO2B. H2OC. HNO3D. NaOH【答案】B【解析】【分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若电解质。【详解】A.CO2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电离,为非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B.H2O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B符合题意;C.HNO3为一种强酸,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D.NaOH为一种强碱,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3. 下列物质的化学成分不正确的是A. 生石灰:B. 重晶石:C. 尿素:D. 草酸:【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故A错误;B.重晶石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故B正确;C.尿素的分子式为CO(NH)2,故C正确;D.草酸是乙二酸的俗称,结构简式为HOOC—COOH,故D正确;故选A。4. 下列图示表示灼烧操作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灼烧过程中应使用坩埚、酒精灯、铁架台等仪器,A装置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装置,C装置为蒸馏装置,D装置为过滤装置,B装置满足灼烧操作,故答案选B。5. 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 乙炔的实验式B. 乙醛的结构简式C. 2,3-二甲基丁烷的键线式D. 乙烷的球棍模型【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乙炔的分子式为C2H2,实验式为CH,故A错误;B.乙醛的分子式为C2H4O,结构简式为CH3CHO,故B正确;C.2,3—二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CH3)2,键线式为,故C正确;D.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 CH3,球棍模型为,故D正确;故选A。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和C70互为同位素B.C2H6和C6H14互为同系物C.CO和CO2互为同素异形体D. CH3COOH和CH3OOCH是同一种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同种元素的不同种核素互称同位素,C60和C70为C元素的两种不同单质,不能互称同位素,A错误;B.C2H6和C6H14均为烷烃,二者结构类似,分子组成上相差4个CH2基团,二者互为同系物,B正确;C.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CO和CO2为C元素的两种不同氧化物,二者不是单质,不能互称同素异形体,C错误;D.两种物质的结构不同,不是同一种物质,二者互称同分异构体,D错误;故答案选B。7. 关于有机反应类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加成反应)B. (消去反应)C. (还原反应)D. (取代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炔与氯化氢在共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故A正确;B.2—溴乙烷在氢氧化钾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溴化钾和水,故B正确;C.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故C错误;D.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和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C。8. 关于反应K2H3IO6+9HI=2KI+4I2+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2H3IO6发生氧化反应B. KI是还原产物C. 生成12.7g I2时,转移0.1mol电子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反应中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得电子的反应,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KI中的I-由HI变化而来,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KI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B错误;C.12.7g I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反应方程式,每生成4mol I2转移7mol电子,则生成0.05mol I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875mol,C错误;D.反应中HI为还原剂,K2H3IO6为氧化剂,在反应中每消耗1mol K2H3IO6就有7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16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3年高考重庆市化学卷真题及答案.doc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重庆卷)[2013高考∙重庆卷∙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Ba2+、Cl—、NO3— B.Pb2+、Hg2+、S2—、SO42—C.NH4+、H+、S2O32—、PO43— D.Ca2+、Al3+、Br—、CO32—1.A【解析】Na+、Ba2+、Cl-、NO3-离子间不能发生反应,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A项正确;Pb2+与SO42-可生成PbSO4沉淀、Pb2+、Hg2+可与S2-形成沉淀,B项错误;H+与S2O32-在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S与SO2,C项错误;Ca2+可与CO32-形成CaCO3沉淀、此外Al3+与CO32-可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共存,D项错误。[2013高考∙重庆卷∙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AgCl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AgX)=c(Ag+)∙ c(X—),故K(AgI)<K(AgCl)2.D【解析】SO3溶于水能导电是因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发生电离、液态SO3不能发生电离,故SO3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因醋酸是弱电解质,故25℃时,醋酸滴定NaOH溶液至至中性时,溶液中溶质为CH3COOH与CH3COONa,因此所需溶液体积为:V(CH3COOH)>V(NaOH),B项错误;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发生反应:AlO2-+HCO3-+H2O=Al(OH)3↓+CO32-,C项错误;沉淀易转化为更难溶沉淀,越难溶物质其饱和溶液中电离出相应离子浓度越小,故可知K(AgI)<K(AgCl),D项正确。[2013高考∙重庆卷∙3]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酸性:H2CO3<C6H5OH<CH3COOH  B.碱性:Ba(OH)2<Ca(OH)2<KOHC.熔点:MgBr2<SiCl4<BND.沸点:PH3<NH3<H2O3.D【解析】苯酚的酸性小于碳酸,A项错误;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因此碱性:Ba(OH)2>Ca(OH)2,B项错误;SiCl4为分子晶体,熔点低于离子晶体MgBr2,C项错误;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反常大于PH3,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常温下为液态,在H2O、NH3、PH3中沸点最高,D项正确。[2013高考∙重庆卷∙4]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1页 共7页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4.C【解析】步骤(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A项正确;步骤(2)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B项正确;步骤(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C项错误;步骤(4)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采取蒸馏得到甲苯,D项正确。[2013高考∙重庆卷∙5]有机物X和Y可作为分子伞给药载体的伞面和中心支撑架(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mol X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最多生成3mol H2OB.1mol Y发生类似酯化的反应,最多消耗2mol XC.X与足量HBr反应,所得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3D.Y和癸烷的分子链均呈锯齿形,但Y的极性较强5.B【解析】1molX中含有3mol醇羟基,因此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时,最多可生成3molH2O,A项正确;Y中-NH2与-NH-中H原子可与X中X中羧基发生类似酯化反应的取代反应,结合X、Y结构简式可知1molY发生类似酯化反应的反应,最多可消耗3molX,B项错误;X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Br取代X中-OH,C项正确;Y中含有氨基,因此极性大于癸烷,D项正确。[2013高考∙重庆卷∙6]已知:P4(g)+6Cl2(g)=4PCl3(g)△H=a kJ∙mol—1P4(g)+10Cl2(g)=4PCl5(g)△H=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B.可求Cl2(g)+ PCl3(g)=4PCl5(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7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3年福建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doc

    2013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8.室温下,对于0.10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D.其溶液的pH=139.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M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D.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10.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C.配置0.100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11.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为H2、CO.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右图中△H1=△H2+△H3D.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CO+4OH--2e-═CO32-+2H2O12..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L-1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mol•L-1•s-1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二、解答题(共5小题)23.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H2S废气制取氢气,既价廉又环保.(1)工业上可用组成为K2O•M2O3•2RO2•nH2O的无机材料纯化制取的氢气①已知元素M、R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7,则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②常温下,不能与M单质发生反应的是 (填序号)a.CuSO4溶液 b.Fe2O3 c.浓硫酸 d.NaOH溶液  e.Na2CO3固体(2)利用H2S废气制取氢气来的方法有多种①高温热分解法已知:H2S(g)⇌H2(g)+1/2S2(g)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mol•L-1测定H2S的转化率,结果见右图.图中a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据图计算985℃时H2S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K=;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 ②电化学法该法制氢过程的示意图如右.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 ;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的溶液进入电解池,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4.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1)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ClO2方法.①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其次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O42-,其原因是 【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CO3)=5.1×10-9】②该法工艺原理如图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21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pdf

    第1页(共11页)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5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2.(5分)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的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3.(5分)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B.Si、C、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C.SiO2和CO2中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4.(5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12.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1 mol•L﹣1 B.0.017 mol•L﹣1C.0.05 mol•L﹣1 D.0.50 mol•L﹣15.(5分)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6.(5分)(2008•全国理综Ⅱ,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 g 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A﹣N+m)mol B.(A﹣N)molC.(A﹣N)mol D.(A﹣N+m)mol7.(5分)(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A.SO2、H2O、N2、NH3 B.N2、SO2、H2O、NH3C.N2、SO2、NH3、H2O D.H2O、NH3、SO2、N28.(5分)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 物质的量 实验 CO2 H2 CO H2O 甲 a mol a mol 0mol 0mol 乙 2a mol a mol 0mol 0mol 丙 0mol 0mol a mol a mol 丁 a mol 0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第2页(共11页)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二、非选择题 9.(15分)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 PCl5,反应达平衡时PCl5还剩0.60mol,其分解率α1等于   ;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α2,α2   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现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   ; (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 3=   ,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 4   △H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10.(15分)Q、R、X、Y、Z为前20号元素中的五种,Q的低价氧化物与X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与Q同族,X、Y与Z不同族,Y和Z的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Z. (1)Q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   晶体,俗名叫   ; (2)R的氢化物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11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0年高考真题 化学(山东卷)(含解析版).docx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冷水贮存白磷B.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答案 D解析 白磷易自燃,与水不反应,故可以保存在冷水中,A项正确;浓硫酸与二氧化硫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B项正确;蒸发皿、坩埚都可以直接加热,C项正确;钾的燃烧产物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助燃,故燃烧的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项错误。2.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谷物发酵酿造食醋B.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C.含氯消毒剂用于环境消毒D.大气中NO2参与酸雨形成答案 B解析 谷物发酵的过程中包含淀粉水解、葡萄糖转化为乙醇、乙醇氧化为乙酸的过程;小苏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含氯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环境消毒;NO2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NO+2HNO3,是氧化还原反应。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W>X>Y>Z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答案 C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可推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为O、F、Na、Cl。第一电离能:F>O>Cl>Na,A项错误;简单离子的还原性:Cl->O2->F-,B项错误;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对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C项正确;氢氟酸为弱酸,盐酸为强酸,D项错误。4.下列关于C、Si及其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A.键能C—C>Si—Si、C—H>Si—H,因此C2H6稳定性大于Si2H6B.立方型SiC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C.SiH4中Si的化合价为+4,CH4中C的化合价为-4,因此SiH4还原性小于CH4D.Si原子间难形成双键而C原子间可以,是因为Si的原子半径大于C,难形成pp π键答案 C解析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A项正确;SiC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属于共价晶体,硬度大,熔点高,B项正确;SiH4中Si也为-4价,且SiH4还原性强于CH4,C项错误;π键是p轨道电子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形成的,半径越大越不易形成,D项正确。5.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B.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C.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D.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答案 C解析 CO2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溴蒸气易挥发,挥发出的溴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B项错误;氯化镁易水解,故需要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去结晶水,C项正确;铁上镀铜需要铜作阳极,铁作阴极,D项错误。6.从中草药中提取的calebinA(结构简式如下)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calebi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其酸性水解的产物均可与Na2CO3溶液反应C.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D.1 mol该分子最多与8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 D解析 该有机物分子内含有酚羟基,可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紫色物质,A项正确;分子内含有酚羟基和酯基,且酯基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羧基,产物可以与碳酸钠反应,B项正确;苯环上共有6种氢原子,故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6种,C项正确;酮羰基可以与氢气加成,故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9 mol H2加成,D项错误。7.B3N3H6(无机苯)的结构与苯类似,也有大π键。下列关于B3N3H6的说法错误的是()A.其熔点主要取决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B.形成大π键的电子全部由N提供C.分子中B和N的杂化方式相同D.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答案 A解析 无机苯属于分子晶体,其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8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4年福建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doc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D【解析】生石灰用于做干燥剂,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A错误;氯化钠可以用于调味品,B错误;铝与食醋反应,C错误;小苏打是面包发酵剂的主要成分之一,D正确。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乙醇可以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来制取,A正确;乙烯加成得乙醇,B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O,乙醛分子式为C2H4O,C 错误;乙醇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D正确。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解析】氨水与氯化镁氯化铝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氯化铵溶液蒸干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B错误;酒精和水互溶,C错误;区分胶体和溶液用丁达尔效应,D正确。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XYZ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②KOH溶液SiO2浓盐酸③O2N2H2④FeCl3溶液Cu浓硝酸A.①③B.①④C.②④ D.②③【答案】B【解析】氢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①正确;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②错误;氮气与氧气和氢气常温下不反应,③错误;铜与氯化铁反应,与浓硝酸反应,④正确。10.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H++ CO32 -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 -)D.温度升高,c(HCO3-)增大【答案】B【解析】碳酸氢钠电离出碳酸氢根,A错误;温度不变,Kw不变,但物质的量增加,B正确;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 -),C错误;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D错误。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答案】D.【解析】正极反应为氯气得电子与银离子变成氯化银沉淀,A错误;放电时交换膜右侧不会出现大量沉淀,B错误;氯化钠代替盐酸,电池总反应不变,C错误;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左侧溶液中减少0.02mol离子,D正确。12.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min0102030405060708090100(N2O)/mol·L-1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 1、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1<2) ABC D【答案】A【解析】半衰期是一定值,与浓度无关,A正确;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所用时间越短,B错误;半衰期是一定值,与浓度无关,C错误;浓度越大,物质的转化率不一定变大,D错误。第II卷23.(15分)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填序号)。a.Cl2、Br2、I2的熔点 b. Cl2、Br2、I2的氧化性c.HCl、HBr、HI的热稳定性 d. HCl、HBr、HI的酸性(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NaCl溶液 NaClO3溶液KClO3晶体①完成I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②II中转化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9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8年高考真题 地理(山东卷)(原卷版).doc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振动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坍塌D.防地震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A.增强保密程度B.保证产品品质C.满足战备需要D.集约利用土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如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5.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如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9~11题。第1页(共3页)9.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1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12.(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一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如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一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第2页(共3页)13.(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如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搜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14.(10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級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3

    259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不支持接听,可加微信)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