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分类
  • 《完全平方公式》同步练习(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doc

    完全平方公式【课内四基达标】1.填空题(1)a2-4ab+( )=(a-2b)2 (2)(a+b)2-( )=(a-b)2(3)(-2)2=-21x+ (4)(3x+2y)2-(3x-2y)2= (5)(3a2-2a+1)(3a2+2a+1)=(6)()-24a2c2+()=( -4c2)22.选择题(1)下列等式能成立的是().A.(a-b)2=a2-ab+b2B.(a+3b)2=a2+9b2C.(a+b)2=a2+2ab+b2 D.(x+9)(x-9)=x2-9(2)(a+3b)2-(3a+b)2计算的结果是().A.8(a-b)2B.8(a+b)2C.8b2-8a2D.8a2-8b2(3)在括号内选入适当的代数式使等式(5x-21y)·()=25x2-5xy+41y2成立.A.5x-21yB.5x+21yC.-5x+21y D.-5x-21y(4)(5x2-4y2)(-5x2+4y2)运算的结果是().A.-25x4-16y4B.-25x4+40x2y2-16y2C.25x4-16y4D.25x4-40x2y2+16y2(5)如果x2+kx+8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是().A.9B.-9 C.9或-9 D.18或-18(6)边长为m的正方形边长减少n(m>n)以后,所得较小正方形的面积比原正方形面积减少了( )A.n2 B.2mnC.2mn-n2 D.2mn+n23.化简或计算(1)(3y+2x)2 (2)-(-21x3n+2-32x2+n)2  (3)(3a+2b)2-(3a-2b)2 (4)(x2+x+6)(x2-x+6)(5)(a+b+c+d)2 (6)(9-a2)2-(3-a)(3-a)(9+a)24.先化简,再求值.(x3+2)2-2(x+2)(x-2)(x2+4)-(x2-2)2,其中x=-21.   【能力素质提高】1.计算:(1)20012 (2)1.9992  2.证明:(m-9)2-(m+5)2是28的倍数,其中m为整数.(提示:只要将原式化简后各项均能被28整除)3.设a、b、c是不全相等的数,若x=a2-bc,y=b2-ac,z=c2-ab,则x、y、z() A.都不小于0B.至少有一个小于0C.都不大于0D.至少有一个大于04.解方程:(x2-2)(-x2+2)=(2x-x2)(2x+x2)+4x 【渗透拓展创新】已知代数式(x-a)(x-b)-(x-b)(c-x)+(a-x)(c-x),是一个完全平方式,试问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中考真题演练】一个自然数a恰等于另一自然数b的平方,则称自然数a为完全平方数(如64=82,64就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若a=19952+19952·19962+19962.求证:a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参考答案【课内四基达标】1.(1)4b2(2)4ab(3)81x,641x2,4 (4)24xy(5)9a4+2a2+1(6)9a4,16c4,3a22.(1)C(2)C(3)A(4)B(5)D(6)C3.(1)9y2+12xy+4x2 (2)-41x6n+4-32x4n+4-94x4+2n(3)24ab(4)x4+11x2+36(5)a2+b2+c2+2ab+2ac+2ad+2bc+2bd+2cd(6)2a4-18a24.326421【能力素质提高】1.(1)4004001(2)3.996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3

    483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判定一(SSS,SAS)(基础)知识讲解.doc

    全等三角形判定一(SSS,SAS)(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边边边,和判定方法2——边角边; 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要点梳理】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边边 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B,=AC,=BC,则△ABC≌△.要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边角边1. 全等三角形判定2——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B = ,∠A=∠,AC = ,则△ABC≌△. 注意:这里的角,指的是两组对应边的夹角.2.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图,△ABC与△ABD中,AB=AB,AC=AD,∠B=∠B,但△ABC与△ABD不完全重合,故不全等,也就是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典型例题】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边边边1、已知:如图,△RPQ中,RP=RQ,M为PQ的中点.1求证:RM平分∠PRQ.【思路点拨】由中点的定义得PM=QM,RM为公共边,则可由SSS定理证明全等.【答案与解析】证明:∵M为PQ的中点(已知),∴PM=QM在△RPM和△RQM中,∴△RPM≌△RQM(SSS).∴∠PRM=∠QRM(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RM平分∠PRQ.【总结升华】在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有的可以从图中直接找到,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等条件隐含在题目或图形之中. 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综合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边角边2、(2016•泉州)如图,△ABC、△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E在AB上.求证:△CDA≌△CEB.【思路点拨】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CD,BC=AC,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即可.【答案与解析】证明:∵△ABC、△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CE=CD,BC=AC,∴∠ACB﹣∠ACE=∠DCE﹣∠ACE,∴∠ECB=∠DCA,在△CDA与△CEB中,∴△CDA≌△CEB.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注意证明角等的方法之一:利用等式的性质,等量加等量,还是等量.举一反三:【变式】(2014•房县三模)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CD平分∠ACE,CE平分∠BCD,CD=CE.求证:△ACDBCE≌△.【答案】证明:∵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CD平分∠ACE,CE平分∠BCD,∴∠ACD=ECD∠,∠BCE=ECD∠,∴∠ACD=BCE∠,在△ACD和△BCE中,∴△ACDBCE≌△(SAS).3、如图,将两个一大、一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拼接 (A、B、D三点共线,AB=CB,EB=DB,∠ABC=∠EBD=90°),连接AE、CD,试确定AE与CD的位置与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与解析】AE=CD,并且AE⊥CD证明:延长AE交CD于F, ∵△ABC和△D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C,BD=BE 在△ABE和△CBD中∴△ABE≌△CBD(SAS) ∴AE=CD,∠1=∠2 又∵∠1+∠3=90°,∠3=∠4(对顶角相等)∴∠2+∠4=90°,即∠AFC=90°3∴AE⊥CD【总结升华】通过观察,我们也可以把△CBD看作是由△ABE绕着B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尝试着从变换的角度看待全等.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AP平分∠BAC,且AB=AC,点Q在PA上,求证:QC=QB【答案】证明:∵ AP平分∠BAC ∴∠BAP=∠CAP 在△ABQ与△ACQ中 ∵ ∴△ABQ≌△ACQ(SAS) ∴ QC=QB类型三、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实际应用 4、(2014秋•兰州期末)如图,点D为码头,A,B两个灯塔与码头的距离相等,DA,DB为海岸线.一轮船离开码头,计划沿∠ADB的角平分线航行,在航行途中C点处,测得轮船与灯塔A和灯塔B的距离相等.试问:轮船航行是否偏离指定航线?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只要证明轮船与D点的连线平分∠ADB就说明轮船没有偏离航线,也就是证明∠ADC=∠BDC.要证明角相等,常常通过把角放到两个三角形中,利用题目条件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出对应角相等.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483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提高)知识讲解.doc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提高)【学习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及其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能准确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全等形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要点二、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要点三、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1.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要点诠释: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容易找出对应边、对应角.如下图,△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AB和DE,BC和EF,AC和D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2. 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6)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等等.要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要点诠释: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今后研究其它全等图形的重要工具.【典型例题】类型一、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请观察下图中的6组图案,其中是全等形的是__________.1【答案】(1)(4)(5)(6);【解析】(1)(5)是由其中一个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4)是将其中一个图形翻折后得到另一个图形的,(6)是将其中一个图形旋转180°再平移得到的,(2)(3)形状相同,但大小不等.【总结升华】是不是全等形,既要看形状是否相同,还要看大小是否相等.举一反三:【变式1】全等三角形又叫做合同三角形,平面内的合同三角形分为真正合同三角形与镜面合同三角形,假设△ABC和△A1B1C1是全等(合同)三角形,点A与点A1对应,点B与点B1对应,点C与点C1对应,当沿周界A→B→C→A,及A1→B1→C1→A1环绕时,若运动方向相同,则称它们是真正合同三角形(如图1),若运动方向相反,则称它们是镜面合同三角形(如图2),两个真正合同三角形都可以在平面内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两个镜面合同三角形要重合,则必须将其中一个翻转180°,下列各组合同三角形中,是镜面合同三角形的是( ) 【答案】B;提示:抓住关键语句,两个镜面合同三角形要重合,则必须将其中一个翻转180°,B答案中的两个三角形经过翻转180°就可以重合,故选B;其它三个选项都需要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2、(2016春•新疆期末)如图,△ABC≌△AEF,那么与∠EAC相等的角是()A.∠ACBB. ∠BAF C. ∠CAFD. ∠AFE【答案】B 2【解析】∵△ABC≌△AEF,∴∠BAC=∠EAF,∴∠BAC-∠CAF=∠EAF-∠CAF,即∠BAF=∠EAC.【总结升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的字母放在对应位置上容易确定出对应边或对应角.类型三、全等三角形性质 3、(2014秋•盐城期中)如图,△ABD≌△EBC,AB=3cm,BC=6cm,(1)求DE的长.(2)若A、B、C在一条直线上,则DB与AC垂直吗?为什么? 【思路点拨】(1)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D=BC=6cm,BE=AB=3cm,然后根据DE=BD﹣BE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DB⊥AC.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D=∠EBC,又A、B、C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出∠ABD+∠EBC=180°,所以∠ABD=∠EBC=90°,由垂直的定义即可得到DB⊥AC.【答案与解析】解:(1)∵△ABD≌△EBC,∴BD=BC=6cm,BE=AB=3cm,∴DE=BD﹣BE=3cm;(2)DB⊥AC.理由如下:∵△ABD≌△EBC,∴∠ABD=∠EBC,又∵∠ABD+∠EBC=180°,∴∠ABD=∠EBC=90°,∴DB⊥AC.【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482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下册)平行线的性质及平移(基础)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①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A.①B.②和③C.④D.①和④2.如图所示,AB∥CD,若∠2是∠1的2倍,则∠2等于()A.60°B.90°C.120°D.150°3.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4.(2016·宁波)如图,在△ABC中,∠ACB=90°,∠ACD=40°,CD∥AB,则∠B的度数为() A.40°B.50°C.60°D.70°5.如图所示,已知AD与BC相交于点O,CD∥OE∥AB.如果∠B=40°,∠D=30°,则∠AOC的大小为()A.60°B.70°C.80°D.120° 6.如图所示,直线l1//l2,∠1=40°,∠2=75°,则∠3等于()A.55°B.30°C.65°D.70°7.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中的余角是()1A.结论的一部分B.题设的一部分C.既不属于结论也不属于题设D.同属于题设和结论部分8.如图所示的图形中的小三角形可以由△ABC平移得到的有()A.3个B.4个C.5个D.6个二、填空题9.如图,AB∥CD,BC∥AD.AC⊥BC于点C,CE⊥AB于点E,那么AB、CD间的距离是________的长,BC、AD间的距离是________的长.10. 如图所示,△ABC经过平移得到△A′B′C′,图中△_________与△_________大小形状不变,线段AB与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线段CC′与B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1. (2016·东台市模拟)如图,将△ABC平移到△ABC的位置(点B在AC边上),若∠B=55°,∠C=100°,则∠ABA的度数为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若∠A+∠B=180°,则∠C+∠D=_______.13.将两张矩形纸片如图所示摆放,使其中一张矩形纸片的一个顶点恰好落在另一张矩形纸片的一条边上,则∠1+∠2=________.214.如图所示,AB∥CD,且∠BAP=60°-a,∠APC=45°+a,∠PCD=30°-a,则a=________.三.解答题15.(2015•益阳)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1=65°,求∠2的度数.16. 如图,a∥b∥c,∠1=60°,∠2=36°,AP平分∠BAC,求∠PAQ的度数.17.给出下列语句,先判断是否为命题,如果是命题请指明其题设和结论.(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直角都相等;(3)画直线AB;(4)凡内错角都相等.18. 如图,将四边形ABCD平移到四边形EFGH的位置,根据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写出图中平行的线段和相等的线段.【答案与解析】3一.选择题1. 【答案】A; 【解析】两直线平行角的关系.2. 【答案】C; 【解析】∠2+∠1=180°,又∠2=2∠1,所以∠2=120°.3. 【答案】B; 【解析】∠2与∠1的对顶角是同位角的关系.4. 【答案】B. 【解析】由CD∥AB,∠ACD=40°,得到∠A=∠ACD=40°,在△ABC中,∠ACB=90°,所以∠B=90°-∠A=50°.5. 【答案】B【解析】注意到CD∥OE∥AB,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知∠AOE=∠D=30°,∠EOC=∠B=40°.故∠AOC=∠EOC+∠AOE=40°+30°=70°.6. 【答案】C; 【解析】∠3=180°-40°-75°=65°.7.【答案】B;8.【答案】C 【解析】图中小三角形△BDE,△CEF,△DGH,△EHI,△FIJ都可以由△ABC平移得到.二、填空题9.【答案】线段CE,线段AC;10.【答案】ABC, A′B′C′,平行,平行;【解析】平移的性质.11.【答案】25.【解析】由∠B=55°,∠C=100°,推出∠A=180°-∠B-∠C=25°,由平移得到AB∥AB,由平行性质可得∠ABA=∠A=25°.12.【答案】180°; 【解析】由已知可得:AD∥BC,由平行的性质可得:∠D+∠C=180°.13.【答案】90°;14.【答案】15°; 【解析】由图可知:∠APC=∠BAP+∠PCD,即有45°+a=60°-a+30°-a,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482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重庆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A卷)(解析版).doc

    重庆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的相反数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解答即可.【详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D.2. 计算的结果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同底数幂除法法则解题.【详解】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相除、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 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圈表示,把已知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详解】解: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 如图,△ABC与△BEF位似,点O是它们的位似中心,其中OE=2OB,则△ABC与△DEF的周长之比是()A. 1:2B. 1:4C. 1:3D. 1:9【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位似的性质得△ABC∽△DEF,OB:OE= 1:2,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详解】解:∵△ABC与△DEF位似,点O为位似中心.∴△ABC∽△DEF,OB:OE= 1:2,∴△ABC与△DEF的周长比是:1: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正确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5.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A=80°,则∠C的度数是()A. 80°B. 100°C. 110°D. 12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计算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内接于⊙O,∴∠C=180°-∠A=10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6. 计算的结果是()A. 7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7. 如图,点B,F,C,E共线,∠B=∠E,BF=EC,添加一个条件,不能判断△ABC≌△DEF的是()A. AB=DEB. ∠A=∠DC. AC=DFD. AC∥F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逐一分析即可解题.【详解】解:BF=EC,A. 添加一个条件AB=DE,又 故A不符合题意;B. 添加一个条件∠A=∠D又故B不符合题意;C. 添加一个条件AC=DF ,不能判断△ABC≌△DEF ,故C符合题意;D. 添加一个条件AC∥FD 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添加条件使得三角形全等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8. 甲无人机从地面起飞,乙无人机从距离地面20m高的楼顶起飞,两架无人机同时匀速上升10s.甲、乙两架无人机所在的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y(单位:m)与无人机上升的时间x(单位: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s时,两架无人机都上升了40mB. 10s时,两架无人机的高度差为20mC. 乙无人机上升的速度为8m/sD. 10s时,甲无人机距离地面的高度是60m【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象运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甲、乙两架无人机距离地面的高度y(米)和上升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式,进而对各个选项作出判断即可.【详解】解:设甲的函数关系式为,把(5,40)代入得:,解得,∴,设乙的函数关系式为,把(0,20) ,(5,40)代入得:,解得,∴,A、5s时,甲无人机上升了40m,乙无人机上升了20m,不符合题意;B、10s时,甲无人机离地面80m,乙无人机离地面60m,相差20m,符合题意;C、乙无人机上升的速度为m/s,不符合题意;D、10s时,甲无人机距离地面的高度是80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性质,读懂图形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9. 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M是边AD上一点,连接OM,过点O做ON⊥OM,交CD于点N.若四边形MOND的面积是1,则AB的长为()A. 1B. C. 2D. 【答案】C【解析】【分析】先证明,再证明四边形MOND的面积等于,的面积,继而解得正方形的面积,据此解题.【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BD⊥AC,又四边形MOND的面积是1,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36

    481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贵州省安顺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贵州省安顺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1.全卷共8页,共24道小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视为无效。一、书写水平(5分)根据作文的汉字书写水平计分。(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1. 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这里,是中国革命的圣地,福地。在这里,各族儿女艰苦奋斗、qiè ér hù shě①__________终于挣脱了贫困的束缚,迎来了历史的巨变,在这里,条条通途让青山绿水触手可及;在这里,数字经济发展风生水起;在这里,中国天眼正在探索cāng máng②______宇宙的奥秘,这里,就是贵州!今天,充满活力的多彩贵州,将继续创造属于这片土地的奇迹!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近期,局部地区出现本土病例,这再次提醒我们接种新冠疫苗、构筑免疫屏障刻不容缓。B. 禁毒微电影《有你》以生动的故事向人们张扬禁毒理念,丰富了禁毒宣传的形式和内容。C. 贵州贵安招果洞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在西南乃至全国都很罕见。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D. 再平凡的工作,我们都不能漫不经心地应付,而要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3.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不能屈。《<孟子>三章》)②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③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④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⑤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_________ 。(纳兰性德《浣溪沙》)⑥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_______________ 。(陈毅《梅岭三章》)⑦《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惨烈而且时间很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古人尊称别人的父亲为尊君令尊,谦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B.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其中。C.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回延安》《春》和《背影》都是他的代表作品。D.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一)名著阅读5. 下面名著片段中的他是( )(他)既认识字,又讲理……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似乎看出来,自己并没有惊人的才力,能够作出些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是至少也愿言行一致……因此,在小的事情上他都很注意……(他)的服装是那么淡雅,人是那么活泼大方……在家里呢,处处又是那么清洁,永远是那么安静……A. 《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B. 《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C. 《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D. 《简·爱》中的圣约翰6. 《水浒传》中有好汉是被赚上梁山的,体现在回目中的有三位,其中有金枪手徐宁。请再写出一位好汉的名字,并简要评价作品中这种赚的方式。(二)现代文阅读向稻子致敬①孙培用刚过完春节没多久,人们就开始盼着了:在家里侧着耳朵听着窗外打雷了没有、下雨了没有,出门对着天空摸一摸风暖和起来了没有,问一问邻居村边树上的那窝鸟儿回来了没有……要不就每天背着铁锹去地里转悠,在每块地里挖上两锹,仔细瞅瞅,然后再拍拍平。这是看地气上来了没有,看冻的土化透了没有。总算盼到了合适的时节,赶紧育苗,赶紧打田。漫种、上水,做床,翻土、筛土、筛类,施肥、浇水、通风……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没有一个细节可以省略。嫩苗一天一天长高。不久,就该插秧了,插秧,那真是大场面!一大早,人们就忙活起来,煮饭,做菜。一人吃上几碗米饭。下地干活才有力气。沉静的稻田早就贮好水等着这一天,在悠悠的白云下面,人们开始对土地进行哲学家一般的深入研究。他们踩在水田里,一手握着一大把秧苗,另一只手分出一束,迅速而稳当地插进水下的泥土里去。播完一排,倒退着插下一排。就这样,一匹匹新织的绿绸,在土地上缓缓铺展。插秧的人们弯着腰,躬着背,面向土地表达最虔诚的敬意,远远望去,像是在完成某种庄严的仪式。六七月,气温极高。人们戴着草帽、顶着烈日在田里薅②草。薅草是良心活儿,杂草总是比稻子长得快,跟稻子争水、争肥、争空间。因而,薅草弄得不好的话,这一年的收成不用指望了,你糊弄稻一剧,它糊弄你一季于是,人们迎着蒸腾湿热的暑气,弯着腰,躬着背,跋涉在泥水中,既要把草拔掉,还要顺便给稻苗们扒扒根,让稻们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9

    481人已阅读

    (5星级)

  • 《完全平方公式》同步练习(2)(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doc

    完全平方公式随堂演练判断1. (4x+3y)2=16x2+9y2()2. (a-b)的平方等于(b-a)的平方. ()  单选4. 若(2a+3b)2=(2a-3b)2+( )成立, 则括号内的式子是 [] A.6abB.24abC.12abD.18ab5. 若(x-y)2=0, 下面成立的等式是 [] A.x2+y2=2xy B.x2+y2=-2xy C.x2+y2=0D.2x2-y2=06.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a-b)2=a2-ab+b2B.(a+3b)2=a2+9b2 C.(a+b)(a-b)=(b+a)(-b+a)D. (x-9)(x+9)=x2-9答案1. ×2. √3. √4. B5. A6. C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

    481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知识讲解(基础) .doc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性质进行有关计算;2、通过典型实例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能运用图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394500相似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 相似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要点诠释: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在应用时,要注意找准对应线段.3.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则由比例性质可得: 4.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则分别作出与的高和,则21122=1122ABCABCBCADkBCkADSkSBCADBCAD△△要点诠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通过比例线段的性质推证出来的.要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测量高度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通常使用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的比例相等1的原理解决.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394500应用举例及总结】要点诠释:测量旗杆的高度的几种方法:平面镜测量法影子测量法手臂测量法 标杆测量法2.测量距离测量不能直接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常构造如下两种相似三角形求解。  1.如甲图所示,通常可先测量图中的线段DC、BD、CE的距离(长度),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的长. 2.如乙图所示,可先测AC、DC及DE的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AB的长. 要点诠释: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2.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因此可以把太阳光近似看成平行光线.在同一时刻,两物体影子之比等于其对应高的比;3.视点:观察事物的着眼点(一般指观察者眼睛的位置);4. 仰(俯)角:观察者向上(下)看时,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典型例题】类型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2015•上海)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OE=OB,连接DE.(1)求证:DEBE⊥;(2)如果OECD⊥,求证:BD•CE=CD•DE.【答案与解析】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O=BD,2∵OE=OB,∴OE=BD,∴∠BED=90°,∴DEBE⊥;(2)∵OECD⊥∴∠CEO+DCE=CDE+DCE=90°∠∠∠,∴∠CEO=CDE∠,∵OB=OE,∴∠DBE=CDE∠,∵∠BED=BED∠,∴△BDEDCE∽△,∴,∴BD•CE=CD•DE.【总结升华】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相似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而熟记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2015•铜仁市)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EC=3:1,连接AE交BD于点F,则△DEF的面积与△BAF的面积之比为() A.3:4B.9:16C.9:1D.3:1【答案】B.提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DCAB∥,∴△DFEBFA∽△,∵DE:EC=3:1,∴DE:DC=1=3:4,∴DE:AB=3:4,∴SDFE△:SBFA△=9:16. 故选:B.2. (2016•本溪)如图,△ABC中,AC=6,AB=4,点D与点A在直线BC的同侧,且∠ACD=∠ABC,CD=2,点E是线段BC延长线上的动点,当△DCE和△ABC相似时,线段CE的长为   .3【思路点拨】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三角形的相似,可以求得CE的长,本题得以解决.【答案】3或.【解析】解:∵△DCE∽△ABC,∠ACD=∠ABC,AC=6,AB=4,CD=2,∴∠A=∠DCE,∴或即或解得,CE=3或CE=故答案为:3或.【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三角形的相似解答.举一反三:【变式】有同一三角形地块的甲、乙两地图,比例尺分别为1∶200和1∶500,求:甲地图与乙地图的相似比和面积比.【答案】设原地块为△ABC,地块在甲图上为△A1B1C1,在乙图上为△A2B2C2.∴ △ABC∽△A1B1C1∽△A2B2C2且,,∴,∴.类型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3. 如图,我们想要测量河两岸相对应两点A、B之间的距离(即河宽) ,你有什么方法?4 【答案与解析】如上图,先从B点出发与AB成90°角方向走50m到O处立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7

    481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上册)科学记数法与近似数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南昌)2015年初,一列CRH5型高速车组进行了300000公里正线运营考核标志着中国高速快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将3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3×106B.3×105C.0.3×106D.30×1042. 全民行动,共同节约,我国13亿人口如果都响应国家号召每人每年节约1度电,一年可节约电1 300 000 000度,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A .1.30×109B.1.3×109 C. 0.13×1010D. 1.3×10103.已知:a=1.1×105,b=1.2×103,c=5.6×104,d=5.61×102,将a,b,c,d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a<b<c<dB. d<b<c<a C. d<c<b<aD. a<c<b<d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近似数1.60和近似数1.6的精确度一样②近似数6百和600精确度是相同的③2.46万精确到万位④317 500精确到千位可以表示为31.8万,也可表示为3.18×105⑤0.050 2精确到万分位 ⑥近似数8.4和0.8的精确度一样A.1个B.2个C.3个 D. 4个5. 0.3989精确到百分位,约等于().A. 0.39B. 0.40C.0.4D. 0.4006.下列各近似数,精确到万位的是().A. 3500B. 4亿5千万C. 3.5×104D. 4×104二、填空题7. 对于由四舍五入取得的近似数1.30万与1.30×104精确度 (添相同或不同).8. (1)某校有80个班;(2)光的速度为每秒30万km;(3)一星期有7天;(4)某人身高1.70m.这些数据中,准确数为,近似数为.9. 6008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53.00810=(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10.(2016•黄冈模拟)近似数2.30×104精确到  .11.(2016•江岸区模拟)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面积约4400000平方米,数据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2.近似数9.80千克精确到 克.13. 一箱苹果的质量为11.52千克,将其精确到1千克后的近似数是 . 14. 近似数1.30是由数a四舍五入得到的,则数a的取值范围 . 三、解答题15.(2014春•章丘市校级期中)小丽与小明在讨论问题:1小丽:如果你把7498近似到4位数,你就会得到7000.小明:不,我有另外一种解答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首先,将7498近似到百位,得到7500,接着再把7500近似到千位,就得到8000.你怎样评价小丽和小明的说法呢?16. 下面各数都是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它们分别精确到哪一位?(1)、某运动员百米跑了10.30秒;(2)、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106平方千米;(3)、小明的身高为1.605米.17.(2016春•山西校级月考)在一次水灾中,大约有2.5×107个人无家可归,假如一顶帐篷占地100平方米,可以放置40个床位(一人一床位),为了安置所有无家可归的人,需要多少顶帐篷?这些帐篷大约要占多少地方?若某广场面积为5000平方米.要安置这些人,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广场?(所有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B.2.【答案】B;【解析】题目中涉及的数都是准确数,A,B选项中的数是完全一样的,没必要写成A,所以答案为:B;3. 【答案】B;【解析】本题是科学记数法的一个应用,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10na中, 在n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只看n的大小就能比较各个数的大小;当n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再比较a的大小.4.【答案】C;【解析】正确的是④⑤⑥,其他均不对:1.60 与1.6的精确度不同,近似数6百精确到百位,而600精确到个位;2.46万精确到百位;近似数8.4和0.8的精确度一样,都是十分位.5.【答案】B;【解析】0.40中末尾的0不能去掉,近似数0.40与0.4的意义不同.6.【答案】D;【解析】近似数的最后一位就是这个数精确到的数位.3500精确到个位;B中5在千万位上,所以精确到千万位,C中5在千位上,所以精确到千位;D中的4在万位上,所以精确到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3

    481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知识讲解(提高).doc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1. 通过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2. 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点梳理】要点一、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2.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审题目,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等); 设(设未知数,有时会用未知数表示相关的量); 列(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解方程,注意分式方程需检验,将所求量表示清晰);验(检验方程的解能否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答(写出答案,切忌答非所问).要点诠释: 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三个重要环节:  一是整体地、系统地审题; 二是把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三是正确求解方程并检验解的合理性.要点二、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的主要类型1.数字问题(1)任何一个多位数都是由数位和数位上的数组成.数位从右至左依次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  千位……,它们数位上的单位从右至左依次分别为:1、10、100、1000、……,数位上的数字只能是0、1、2、……、9之中的数,而最高位上的数不能为0.因此,任何一个多位数,都可用其各数位上的数字与其数位上的单位的积的和来表示,这也就是用多项式的形式表示了一个多位数.如:一个三位数,个位上数为a,十位上数为b,百位上数为c,则这个三位数可表示为:  100c+10b+a.(2)几个连续整数中,相邻两个整数相差1.  如:三个连续整数,设中间一个数为x,则另两个数分别为x-1,x+1.  几个连续偶数(或奇数)中,相邻两个偶数(或奇数)相差2.  如:三个连续偶数(奇数),设中间一个数为x,则另两个数分别为x-2,x+2.2.平均变化率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增长(降低)率问题时,要理清原来数、后来数、增长率或降低率,以及增长或降低的次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列出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应在原数的基础上增长或降低两次.(1)增长率问题:平均增长率公式为 (a为原来数,x为平均增长率,n为增长次数,b为增长后的量.)(2)降低率问题:1平均降低率公式为 (a为原来数,x为平均降低率,n为降低次数,b为降低后的量.)3.利息问题(1)概念: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利息: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息和:本金和利息的和叫本息和.期数:存入银行的时间叫期数.利率: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利率.(2)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期数利息税=利息×税率本金×(1+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1+利率×期数×(1-税率)]=本息和(收利息税时)4.利润(销售)问题利润(销售)问题中常用的等量关系:利润=售价-进价(成本)总利润=每件的利润×总件数5.形积问题此类问题属于几何图形的应用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或组合成规则图形,根据图形的面积或体积公式,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内在关系并列出方程.要点诠释: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列方程),然后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到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典型例题】类型一、数字问题1.(2015春•兴化市校级期末)两个连续负奇数的积是143,求这两个数.【答案与解析】解:设这两个连续奇数为x,x+2,根据题意x(x+2)=143,解得x1=11(不合题意舍去),x2=13﹣,2则当x=13﹣时,x+2=11﹣.答:这两个数是﹣13,﹣11.故答案为:﹣13,﹣11.【总结升华】得到两个奇数的代数式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根据两个数的积得到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类型二、平均变化率问题2. (2016•衡阳)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家用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抽样调查显示,截止2015年底某市汽车拥有量为16.9万辆.己知2013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为10万辆,设2013年底至2015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A.10(1+x)2=16.9B.10(1+2x)=16.9C.10(1x﹣)2=16.9D.10(12x﹣)=16.9【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得:2013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1+增长率)2=2015年底某市汽车拥有量,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答案】A.【解析】解:设2013年底至2015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10(1+x)2=16.9,故选:A.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关键是掌握平均变化率的方法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480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作轴对称图形巩固练习 .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是关于某直线对称的 C.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直线的两侧 D.若点A、B关于直线MN对称,则AB垂直平分MN 2.(2015春•岳池县期末)如果点A(x﹣y,x+y)与点B(5,﹣3)关于y轴对称,那么x,y的值是() A.x=4,y=﹣1B.x=﹣4,y=﹣1C.x=4,y=1D.x=﹣4,y=13. 如图,△ABC与△111ABC关于直线MN对称,P为MN上任一点,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1AAP是等腰三角形 B.MN垂直平分1AA,1CC C.△ABC与△111ABC面积相等 D.直线AB、11AB的交点不一定在MN上4. 已知点1P(1a,5)与2P(2,b-1)关于x轴的对称,则2011ab的值为() A.0 B.-1 C.1D.201135. (2016•赤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A(﹣1,2)与点B(﹣1,﹣2)关于()A.y轴对称B.x轴对称C.原点对称D.直线y=x对称6. 如图,六边形ABCDEF是轴对称图形,CF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若∠AFC+∠BCF=150°,则∠AFE+∠BCD的大小是() A.150° B.300° C.210° D.330°二.填空题17. 已知△ABC和△ABC关于MN对称,并且AB=5,BC=3,则A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8. 已知点A(a,2),B(-3,b).若A,B关于x轴对称,则a=_____,b=_____.若A,B关于y轴对称,则a=_____,b=_________.9. 若点P(a,b)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1P,1P关于x轴对称点为2P,且坐标为2P(-3,4)则a=________,b=_______.10.(2015•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2,﹣3),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得到点A′,再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 ,   ).11. 如图,这是小龙制作的风筝,为了平衡做成轴对称图形,已知OC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且∠A=32°,∠ACO=24°,则∠BOC=________.12. (2016•富顺县校级模拟)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13. 如图,在34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图形,请你用两种方法分别在下图方格内添涂2个小正方形,使这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14. 如图,点M在锐角∠AOB内部,在OB边上求作一点P,使点P到点M的距离与点P到OA边的距离之和最小15. (2015春•沙坪坝区期末)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2(1)在网格中画出△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A1B1C1;(2)在网格中画出△A1B1C1关于直线m对称的△A2B2C2;(3)在直线m上画一点P,使得C1P+C2P的值最小.【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A;【解析】C项这两个图形有可能相交,D项是MN垂直平分AB.2. 【答案】D; 【解析】解:∵点A(x﹣y,x+y)与点B(5,﹣3)关于y轴对称,∴,解得:,故选:D.3. 【答案】D ; 【解析】对应线段所在直线的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或平行于对称轴.4. 【答案】B; 【解析】a=3, b=-4, a+b=-1.5. 【答案】B;6. 【答案】B; 【解析】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全等,∠AFE+∠BCD=2(∠AFC+∠BCF)=300°.二.填空题7. 【答案】2<''AC<8; 【解析】△ABC和△'''ABC关于MN对称,∴△ABC≌△'''ABC,''AC大于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8. 【答案】-3,-2; 3, 2; 【解析】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一样,纵坐标相反;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反,纵坐标一样.9. 【答案】3,-4; 【解析】1P(-3,-4),P(3,-4).310.【答案】-2,3; 【解析】解:∵点A的坐标是(2,﹣3),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得到点A′,∴A′的坐标为:(2,3),∵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得到点A″,∴点A″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11.【答案】124°; 【解析】成轴对称的图形全等,∠BOC=180°-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480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锐角三角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doc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6•沈阳)如图,在Rt△ABC中,∠C=90°,∠B=30°,AB=8,则BC的长是()A.B.4C.8D.42.(2015•抚顺县四模)等腰三角形底边与底边上的高的比是2:,则顶角为() A.60°B.90°C.120°D.150°3.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C⊥AB,AD=CD,cos∠DCA=,BC=10,则AB的值是().A.3B.6C.8D.9第1题图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DE⊥AB,, tan∠DBE的值是().A. B.2C.D. 5.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若EF=2,BC=5,CD=3,则tan C等于().A. B.C.D. 第5题图 第7题图6.已知Rt△ABC中,∠C=90°,,则cosA的值为().A.B.C.D.17.如图所示,先锋村准备在坡角为α的山坡上栽树,要求相邻两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米,那么这两树在坡面上的距离AB为().A.5cosα米 B.米 C.米 D.米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腰长之比是1:2,则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A.30° B.50° C.60°或120°D.30°或150°二、填空题9.计算:________.10.如图所示,已知Rt△ABC中,斜边BC上的高AD=4,,则AC=________.11.如图所示,将以A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使点与C重合,连接,则tan∠的值为________. 第10题图 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所示,一架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AC=3米,,则梯子长AB=_______米.13.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如果将线段BD绕着点B旋转后,点D落在CB的延长线上的 处,那么tan∠BAD′等于________. 第13题图 第15题图14.一次函数经过(tan 45°,tan 60°)和(-cos 60°,-6tan30°),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15.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CD是AB边的中线,AC=6,CD=5,则sinA等于________.16.(2016•自贡)如图,在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AB,CD相交于点P,则的值=,tan∠APD的值=.三、解答题217. (2015•沛县二模)如图是某市一座人行过街天桥,天桥高CB=5米,斜坡AC的坡度为1:1,为了方便行人推车过天桥,市政部门决定降低坡度,使新坡面的傾斜角为30°.若新坡脚前需留3m的人行道,问离原坡脚A处7m的建筑物M是否需要拆除,请说明理由.(≈1.73)18.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B=DC=8,∠B=60°,BC=12,连接AC.(1)求tan∠ACB的值;(2)若M、N分别是AB、DC的中点,连接MN,求线段MN的长.19.如图所示,点E、C在BF上,BE=FC,∠ABC=∠DEF=45°,∠A=∠D=90°. (1)求证:AB=DE;(2)若AC交DE于M,且AB=,ME=,将线段CE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点E旋转到AB上的G处,求旋转角∠ECG的度数. 20. 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点C在BA的延长线上,直线CD与⊙O相切于点D,弦DF⊥AB于点E,线段CD=10,连接BD.(1)求证:∠CDE=2∠B;(2)若BD:AB=:2,求⊙O的半径及DF的长.3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8

    479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湖南省永州市2021年中考英语试题(原卷版).doc

    永州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 语(试题卷)第一部分 听力技能 (共两节,计20分)第一节 (共5分,每小题1分) 听下面五段材料,每段材料后各有1个小题,从各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顶中选出最佳答案,井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材料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1. What is Grace doing now?2. Whats the mater with the woman?3. What does Alice do after school?4. Where is the watch made?5. How does Kate go to school?第二节 (共15分,每小题1分) 听下面六段材料,每段材料后各有几个小题,从各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顶中选出最佳答案,井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材料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听第一段材料,回答第6~7小题。6.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A. A bank.B. A hotel.C. A supermarket.7.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to the destination (目的地)?A. About 4 kilometers.B. About 4 kilometers.C. About 6 kilometers.听第二段材料,回答第8~9小题。8. What kind of music does Jane look like?A. Pop.B. Rock.C. Country.9. When shall they meet?A. At 2:00 p.m.B. At 2:30 p.m.C. At 3:00 p.m.听第三段材料,回答第10~11小题。10.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buy?A. Shirts.B. Coats.C. Skirts.11.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for the gifts?A. 20 dollars. B. 35 dollars.C. 40 dollars.听第四段材料,回答第12~14小题。12. How was the weather on Saturday?A. Sunny.B. Cloudy. C. Rainy.13. What did Mary do on Sunday afternoon?A. She visited her grandparents.B. She played with her brother.C. She volunteered in an old peoples home.14. What did Mike think was the most delicious?A. SaladB. Cake.C. Popcorn.听第五段材料,回答第15~17小题。15. What subjects should Lucy study hard?A. Math and science.B. Medicine and chemistry.C. Math and chemistry.16. What does Bob want to be?A. An inventor.B. A doctor. C. A teacher.17. What does Bob think of medicine?A. Different.B. Fun.C. Easy.听第六段材料,回答第18~20小题。18. How does reading make us feel?A. Happy.B. Tired.

    上传时间:2023-05-09 页数:13

    478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巩固练习(基础).doc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在一幅长80cm、宽50cm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所示.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 c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A.x2+130x-1400=0B.x2-65x-350=0C.x2-130x-1400=0D.x2+65x-350=02.(2016•大连)某文具店三月份销售铅笔100支,四、五两个月销售量连续增长.若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该文具店五月份销售铅笔的支数是()A.100(1+x)B.100(1+x)2C.100(1+x2)D.100(1+2x)3.某农机厂四月份生产零件50万个,第二季度共生产零件182万个,设该厂五、六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A.50(1+x)2=182B.50+50(1+x)+50(1+x)2=182C.50(1+2x)=182D.50+50(1+x)+50(1+2x)=1824.一个矩形的长是宽的3倍,若宽增加3cm,它就变成正方形.则矩形面积是().A.24cm3 B.29cm C.227cm4D.227cm5.为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某地区2010年投入教育经费2500万元,预计2012年投入3600万元.设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2500(1+x)2=3600 B.2500x2=3600C.2500(1+x%)=3600 D.2500(1+x)+2500(1+x)2=36006.(2014•咸宁)用一条长为40cm的绳子围成一个面积为acm2的长方形,a的值不可能为() A.20B.40C.100D.120二、填空题7.(2016•新疆)某加工厂九月份加工了10吨干果,十一月份加工了13吨干果.设该厂加工干果重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8.若两数的和是2,两数的平方和是74,则这两数为________.9.大连某小区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300m2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m,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m,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10.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6,AB的长是方程x2-7x+12=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________.11.(2015春•启东市月考)有一人发了某内容的短信,经过两轮发送后共有196人的手机上有了该短信,则每轮发送中平均一个人发送了人.12.小明家为响应节能减排号召,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家庭每年人均碳排放量由目前的3125kg降至2000kg(全球人均目标碳排放量),则小明家未来两年人均碳排放量平均每年需降低的百分率是________.三、解答题13.用长12m的一根铁丝围成长方形.(1)如果长方形的面积为5m2,那么此时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如果面积是8m2呢?1(2)能否围成面积是10m2的长方形?为什么?(3)能围成的长方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14. 从一块长80cm,宽60cm的长方形铁片中间截去一个小长方形,使剩下的长方形四周宽度一样,并且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铁片面积的一半,求这个宽度.15.(2015•珠海)白溪镇2012年有绿地面积57.5公顷,该镇近几年不断增加绿地面积,2014年达到82.8公顷.(1)求该镇2012至2014年绿地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2)若年增长率保持不变,2015年该镇绿地面积能否达到100公顷?【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可列方程(80+2x)(50+2x)=5400,化简即可.2.【答案】B.3.【答案】B;【解析】四、五、六月份产量之和为182.4.【答案】C;【解析】设矩形的宽为xcm,则矩形的长为3xcm,依题意得x+3=3x.5.【答案】A;【解析】由平均增长率公式为2(1)axb (a为原来数,x为平均增长率,n为增长次数,b为增长后的量)可列方程.6.【答案】D;【解析】解:设围成面积为acm2的长方形的长为xcm,则宽为(40÷2﹣x)cm,依题意,得x(40÷2﹣x)=a,整理,得x2﹣20x+a=0,∵△=400﹣4a≥0,解得a≤100,故选:D.二、填空题7.【答案】10(1+x)2=13.【解析】解:设该厂加工干果重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10(1+x)2=13.8.【答案】-5和7;【解析】设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3

    478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巩固练习(基础).doc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将二次函数223yxx化为2()yxhk的形式,结果为( ).A.2(1)4yxB.2(1)4yx C.2(1)2yxD.2(1)2yx 2.(2015•咸宁)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下列结论:①二次三项式ax2+bx+c的最大值为4;②4a+2b+c<0;③一元二次方程ax2+bx+c=1的两根之和为﹣1;④使y≤3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x≥0.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 D.4个3.(2016•益阳)关于抛物线y=x22x﹣+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开口向上B.与x轴有两个重合的交点C.对称轴是直线x=1D.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4.抛物线2yxbxc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223yxx,则b、c的值为( ).A.b=2,c=2 B. b=2,c=0 C. b= -2,c= -1D. b= -3,c=25.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为x=2,且经过点(3,0),则a+b+c的值( ) A. 等于0  B.等于1  C. 等于-1  D. 不能确定6.二次函数y=ax2+bx+c与一次函数y=ax+c,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二、填空题7.二次函数2241yxx的最小值是________.18.已知二次函数22yaxaxc,当x=-1时,函数y的值为4,那么当x=3时,函数y的值为________.9.(2015•怀化)二次函数y=x2+2x的顶点坐标为,对称轴是直线.10.二次函数23yxmx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到m的值是________. 第10题 第11题11.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开口向上,图象经过点(-1,2)和(1,0)且与y轴交于负半轴 第①问:给出四个结论:①a>0;②b>0;③c>0;④a+b+c=0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 ; 第②问:给出四个结论:①abc<0;②2a+b>0;③a+c=1;④a>1,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12.(2016•玄武区一模)如图为函数:y=x21﹣,y=x2+6x+8,y=x26x﹣+8,y=x212x﹣+3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其中最有可能是y=x26x﹣+8的图象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13.(2015•齐齐哈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4,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抛物线y=﹣x2+bx+c经过B、C两点,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AC、BD、CD.(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此抛物线顶点D的坐标和四边形ABCD的面积.14. 如图所示,抛物线254yaxaxa与x轴相交于点A、B,且过点C(5,4).2(1)求a的值和该抛物线顶点P的坐标;(2)请你设计一种平移的方法,使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落在第二象限,并写出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15.已知抛物线215322yxx: (1)求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画函数图象,并根据图象说出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y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最值为多少?【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根据配方法的方法及步骤,将22xx化成含x的完全平方式为2(1)1x,所以2223(1)2yxxx.2.【答案】B.【解析】∵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二次三项式ax2+bx+c的最大值为4,①正确;∵x=2时,y<0,∴4a+2b+c<0,②正确;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1的两根之和为﹣2,③错误;使y≤3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x≥0或x≤﹣2,④错误,故选:B.3.【答案】D.【解析】画出抛物线y=x22x﹣+1的图象,如图所示.3A、∵a=1,∴抛物线开口向上,A正确;B、∵令x22x﹣+1=0,△=(﹣2)24﹣×1×1=0,∴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重合的交点,B正确;C、∵﹣=﹣=1,∴该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x=1,C正确;D、∵抛物线开口向上,且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不正确.故选D.4.【答案】B;【解析】2223(1)4yx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6

    478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 .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邵阳)已知a+b=3,ab=2,则a2+b2的值为()A.3 B.4C.5 D.62. 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那么代数式的值(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不能确定3.已知有一个因式是,把它分解因式后应当是( )A.B. C.D.4.若,且,,那么必须满足条件().A.都是正数B. 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C.都是负数D.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5.化简的结果是( ) A.B.25C.D.以上都不对6.将下述多项式分解后,有相同因式的多项式有 ( )①;②;③;④;⑤;⑥A.2个  B.3个  C.4个  D.5个7.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有( )个:①;② ;③; ④;⑤;⑥ A. 1B. 2 C. 3D. 48. 将分组分解,下列的分组方法不恰当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9.(2016·富顺县校级模拟)若是一个关于的完全平方式,则.110.若,,则用含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 11.已知,则= .12.若,化简=_________.13.若有一个因式为,则的值应当是_________.14. 设实数,满足,则=_________,=__________.15.已知,则= .16.分解因式:(1)=________;(2)=________.三.解答题17.(2015春•禅城区校级期末)请你说明:当n为自然数时,(n+7)2﹣(n﹣5)2能被24整除.18.(2016春·工业园区期中)如图1是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平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用四块小长方形拼成的一个回形正方形(如图2).(1)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观察图2,请你写出、、之间的等量关系  ;(3)根据(2)中的结论,若,,则;(4)实际上通过计算图形的面积可以探求相应的等式.如图3,你有什么发现?.19.计算20.下面是某同学对多项式+4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解:设原式=(第一步)= (第二步)2= (第三步)=(第四步)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A.提取公因式 B.平方差公式C.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D.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2)该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彻底?______________(填彻底或不彻底)若不彻底,请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_______________.(3)请你模仿以上方法尝试对多项式 进行因式分解.【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 【解析】解:∵a+b=3,ab=2,∴a2+b2=(a+b)2﹣2ab=32﹣2×2=5,故选C.2. 【答案】C; 【解析】,因为为三角形三边长,所以,所以原式小于零.3. 【答案】A【解析】代入答案检验.4. 【答案】B; 【解析】由题意,所以选B.5. 【答案】B; 【解析】原式=.6. 【答案】C;【解析】①,③,⑤,⑥分解后有因式.7. 【答案】D; 【解析】②④⑤⑥正确.8. 【答案】D;【解析】A、B各组提公因式后,又有公因式可提取分解,所以分组合理,C第一组运用立方和公式,第二组提取公因式后,有公因式,所以分组合理,D第一组提取公因式后与第二组无公因式且又不符公式,所以分解不恰当.二.填空题9. 【答案】13或-11;3【解析】解:∵是一个关于的完全平方式,∴,∴13或-11,故答案为:13或-11.10.【答案】【解析】∵,∴.11.【答案】-3; 【解析】.12.【答案】 【解析】因为,所以,原式=.13.【答案】-6; 【解析】由题意,当时,,解得=-6.14.【答案】2;4; 【解析】等式两边同乘以4,得:∴∴ .15.【答案】39; 【解析】原式=.16.【答案】;;【解析】;.三.解答题17.【解析】解:原式=(n+7+n﹣5)(n+7﹣n+5)4=24(n+1),则当n为自然数时,(n+7)2﹣(n﹣5)2能被24整除.18.【解析】解:(1)阴影部分的边长为,所以阴影部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478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判定二(ASA,AAS)(提高)知识讲解.doc

    全等三角形判定二(ASA,AAS)(提高)【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3——角边角,判定方法4——角角边;能运用它们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要点梳理】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边角 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AB=,∠B=∠,则△ABC≌△.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4——角角边1.全等三角形判定4——角角边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要点诠释: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两个三角形的第三对角对应相等.这样就可由角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就是说,用角边角条件可以证明角角边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推论.2.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图,在△ABC和△ADE中,如果DE∥BC,那么∠ADE=∠B,∠AED=∠C,又∠A=∠A,但△ABC和△ADE不全等.这说明,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要点三、判定方法的选择1.选择哪种判定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已知条件而定,见下表:已知条件可选择的判定方法一边一角对应相等SAS AAS ASA两角对应相等ASA AAS 两边对应相等SASSSS2.如何选择三角形证全等(1)可以从求证出发,看求证的线段或角(用等量代换后的线段、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可以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可以从已知出发,看已知条件确定证哪两个三角形全等;1(3)由条件和结论一起出发,看它们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证它们全等;(4)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就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典型例题】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角边角1、如图,G是线段AB上一点,AC和DG相交于点E.请先作出∠ABC的平分线BF,交AC于点F;然后证明:当AD∥BC,AD=BC,∠ABC=2∠ADG时,DE=BF.【思路点拨】通过已知条件证明∠DAC=∠C,∠CBF=∠ADG,则可证△DAE≌△BCF【答案与解析】证明:∵AD∥BC,∴∠DAC=∠C∵BF平分∠ABC∴∠ABC=2∠CBF∵∠ABC=2∠ADG∴∠CBF=∠ADG在△DAE与△BCF中∴△DAE≌△BCF(ASA)∴DE=BF【总结升华】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角)相等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下:(1)找到以待证角(线段)为内角(边)的两个三角形;(2)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所要证的角(线段)相等. 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在△MPN中,H是高MQ和NR的交点,且MQ=NQ.求证:HN=PM.【答案】证明:∵MQ和NR是△MPN的高,∴∠MQN=∠MRN=90°,2又∵∠1+∠3=∠2+∠4=90°,∠3=∠4∴∠1=∠2在△MPQ和△NHQ中,∴△MPQ≌△NHQ(ASA)∴PM=HN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角角边2、(2016•黄陂区模拟)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过C点作直线l,点 D,E在直线l上,连接AD,BE,∠ADC=∠CEB=90°.求证:△ADC≌△CEB.【思路点拨】先证明∠DAC=∠ECB,根据AAS证△ADC≌△CEB.【答案与解析】证明:∵∠DAC+∠DCA=∠ECB+∠DCA=90°,∴∠DAC=∠ECB,在△ADC和△CEB中,,∴△ADC≌△CEB(AAS).【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举一反三:【变式】(2015•启东市模拟)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②AB=DE,∠B=∠E.BC=EF;③∠B=∠E,BC=EF,∠C=∠F;④AB=DE,AC=DF,∠B=∠E.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A.1组 B.2组 C.3组 D.4组3【答案】C.解:第①组满足SSS,能证明△ABC≌△DEF.第②组满足SAS,能证明△ABC≌△DEF.第③组满足ASA,能证明△ABC≌△DEF.第④组只是SSA,不能证明△ABC≌△DEF.所以有3组能证明△ABC≌△DEF.故符合条件的有3组.故选:C. 3、平面内有一等腰直角三角板(∠ACB=90°)和一直线MN.过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6

    478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安徽省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doc

    2021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的绝对值是()A. B. C. D. 2.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共资助899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中899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89.9×106B. 8.99×107C. 8.99×108D. 0.899×1093. 计算的结果是()A. B. C. D. 4. 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A. B. C. D. 5. 两个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AB与DF交于点M.若,则的大小为()A. B. C. D. 6. 某品牌鞋子的长度ycm与鞋子的码数x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若22码鞋子的长度为16cm,44码鞋子的长度为27cm,则38码鞋子的长度为()A. 23cmB. 24cmC. 25cmD. 26cm7. 设a,b,c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 8. 如图,在菱形ABCD中,,,过菱形ABCD的对称中心O分别作边AB,BC的垂线,交各边于点E,F,G,H,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A. B. C. D. 9. 如图在三条横线和三条竖线组成的图形中,任选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都可以图成一个矩形,从这些矩形中任选一个,则所选矩形含点A的概率是()A. B. C. D. 10. 在中,,分别过点B,C作平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BC的中点是M,连接CD,MD,ME.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 计算:______.12. 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其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与侧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的比值是,它介于整数和之间,则的值是______.13. 如图,圆O的半径为1,内接于圆O.若,,则______.14. 设抛物线,其中a为实数.(1)若抛物线经过点,则______;(2)将抛物线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的最大值是______.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5. 解不等式:.16. 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的网格中,的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1)将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画出;(2)将(1)中的绕点C1逆时针旋转得到,画出.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7. 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学习制作机械零件.零件的截面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已知四边形AEFD为矩形,点B、C分别在EF、DF上,,,,.求零件的截面面积.参考数据:,.18. 某矩形人行道由相同的灰色正方形地砖与相同的白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排列而成,图1表示此人行道的地砖排列方式,其中正方形地砖为连续排列.[观察思考]当正方形地砖只有1块时,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有6块(如图2);当正方形地砖有2块时,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有8块(如图3);以此类推,[规律总结](1)若人行道上每增加1块正方形地砖,则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增加块;(2)若一条这样的人行道一共有n(n为正整数)块正方形地砖,则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的块数为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问题解决](3)现有2021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若按此规律再建一条人行道,要求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剩余最少,则需要正方形地砖多少块?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19. 已知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A(m,2).(1)求k,m的值;(2)在图中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20. 如图,圆O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CD交于点E.(1)M是CD的中点,OM=3,CD=12,求圆O的半径长;(2)点F在CD上,且CE=EF,求证:.六、(本题满分12分)21. 为了解全市居民用户用电情况,某部门从居民用户中随机抽取100户进行月用电量(单位:kW•h)调查,按月用电量5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350进行分组,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1)求频数分布直方图中x的值;(2)判断这100户居民用户月用电量数据的中位数在哪一组(直接写出结果);(3)设各组居民用户月平均用电量如表:组别5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350月平均用电量(单位:kW•h)75125175225275325根据上述信息,估计该市居民用户月用电量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8

    477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考数学冲刺:代数综合问题--巩固练习(提高).doc

    中考冲刺:代数综合问题—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如图,已知在直角梯形AOBC中,AC∥OB,CB⊥OB,OB=18,BC=12,AC=9,对角线OC、AB交于点D,点E、F、G分别是CD、BD、BC的中点,以O为原点,直线OB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G、E、D、F四个点中与点A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是 (   ) A.点G B.点E C.点D D.点F2.已知函数y=)3(1)5(31)1(22xxxx,若使y=k成立的x值恰好有三个,则k的值为 ( ) A.0B.1C.2D.33.(2016秋•重庆校级月考)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2的图象如图所示,顶点为(﹣1,0),下列结论:①abc<0;②4ac﹣b2=0;③a>2;④4a﹣2b+c>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二、填空题4.若a+b-2-4=3- c-5,则a+b+c的值为 .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5)x+9=0在1<x<2内有一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6.(和平区校级期中)关于x的方程,2kx2-2x-3k=0的两根一个大于1,一个小于1,则实数k的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17.(2016•梅州)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有两个不等实根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两实根x1、x2满足x1+x2=﹣x1•x2,求k的值.8.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0312mxmx.(1)求证:不论m取何值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直线31xmy与函数mxy2的图象1C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2,求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0312mxmx的解.(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312mxmxy绕原点旋转180,得到图象2C,点P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图象1C、2C交于NM、两点,当线段MN的长度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9. 抛物线2yaxbxc,a>0,c<0,2360abc.(1)求证:1023ba;(2)抛物线经过点1(,)2Pm,Q(1,)n.① 判断mn的符号;② 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点A1(,0)x,点B2(,0)x(点A在点B左侧),请说明116x,2112x.10. 已知:二次函数y=22(2)xnmxmmn.2(1)求证:此二次函数与x轴有交点;(2)若m-1=0,求证方程22(2)0xnmxmmn有一个实数根为1;(3)在(2)的条件下,设方程22(2)0xnmxmmn的另一根为a,当x=2时,关于n 的函数1ynxam与222(2)yxnmaxmmn的图象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平行于y轴的直线L与1ynxam、222(2)yxnmaxmmn的图象分别交于点C、D,若CD=6,求点C、D的坐标.【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在直角梯形AOBC中∵AC∥OB,CB⊥OB,OB=18,BC=12,AC=9∴点A的坐标为(9,12)∵点G是BC的中点∴点G的坐标是(18,6)∵9×12=18×6=108∴点G与点A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选A. 2.【答案】D;【解析】函数y=)3(1)5(31)1(22xxxx的图象如图:根据图象知道当y=3时,对应成立的x有恰好有三个,∴k=3.故选D.3.【答案】B;【解析】①∵抛物线开口朝上,∴a>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b=2a>0.当x=0时,y=c+2>2,∴c>0.∴abc>0,①错误;②∵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b2﹣4a(c+2)=b2﹣4ac﹣8a=0,∴b2﹣4ac=8a>0,②错误;③∵抛物线的顶点为(﹣1,0),∴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2=ax2+2ax+a=ax2+bx+c+2,∴a=c+2>2,③正确;④∵b=2a,c>0,∴4a﹣2b+c=c>0,④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4.【答案】20;【解析】整理得:(a-1-2+1)+(b-2-4+4)+(c-3-6+9)=0(-1)2+(-2)2+(-3)2=0,∴=1,=2,=3,∵a≥1,b≥2,c≥3,∴a=2,b=6,c=12,∴a+b+c=20.故答案为:20.5.【答案】3-5-2k<<【解析】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问题转化成二次函数y= x2+(k-5)x+9图象开口向上,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在1<x<2内,故有两种情况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8

    477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知识讲解.doc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及其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能准确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全等形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要点二、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要点三、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1.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要点诠释: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容易找出对应边、对应角.如下图,△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AB和DE,BC和EF,AC和D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2. 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6)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等等.要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要点诠释: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今后研究其它全等图形的重要工具.【典型例题】类型一、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的为( )1 A. B.C.D.【答案】A【解析】B,C,D选项中形状相同,但大小不等.【总结升华】是不是全等形,既要看形状是否相同,还要看大小是否相等.举一反三:【变式】(2014秋•岱岳区期末)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A.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两个等边三角形 C.各有一个角是40°,腰长3cm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腰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答案】D;解析:A、两个等腰三角形的45°不一定同是底角或顶角,还缺少对应边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B、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不一定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C、40°角不一定是两个三角形的顶角,所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D、腰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利用边角边证明全等,故本选项正确.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2、(2016•厦门)如图,点E,F在线段BC上,△ABF与△DCE全等,点A与点D,点B与点C是对应顶点,AF与DE交于点M,则∠DCE=()A.∠BB.∠AC.∠EMFD.∠AFB【思路点拨】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到问题的选项【答案与解析】∵△ABF与△DCE全等,点A与点D,点B与点C是对应顶点,∴∠DCE=∠B,故选A.【总结升华】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举一反三:2【变式】如图,△ABD≌△ACE,AB=AC,写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答案】AB和AC是对应边,AD和AE、BD和CE是对应边,∠A和∠A是对应角,∠B和∠C,∠ADB和∠AEC是对应角.类型三、全等三角形性质 3、已知:如图所示,Rt△EBC中,∠EBC=90°,∠E=35°.以B为中心,将Rt△E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求∠ADB的度数.解:∵Rt△EBC中,∠EBC=90°,∠E=35°,∴∠ECB=________°.∵将Rt△E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________≌△_________.∴∠ADB=∠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由旋转的定义,△ABD≌△EBC,∠ADB与∠ECB是对应角,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答案】55;ABD,EBC;ECB,55【解析】旋转得到的图形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总结升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解题.4、(2014秋•青山区期中)如图,△ABC≌△DEC,点E在AB上,∠DCA=40°,请写出AB的对应边并求∠BCE的度数.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477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不支持接听,可加微信)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