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分类
  • 精品解析: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題卡的规定位置。2.答题时,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笔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本试题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天姗姗来迟,草木萌发,阳光和煦,燕子呢喃,草长莺飞。嫩绿的麦苗,轻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与田边的高树俯仰生姿。微风拂面,心旷神怡,湖水波光粼粼,柳丝轻拂河堤,鸟儿总是唱着嘹亮的歌,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赏花踏青的男女老少,离开喧嚣的城市前仆后继奔向田野。喜欢露营的人,在幽寂的山涧旁驻足,把帐蓬安扎在潺潺的溪水边。热衷拍摄的人,背起相机,长途跋涉,奔赴天涯海角。人们沉醉在明媚的春光里,不负韶华。1. 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明媚(mèi) 萌发(méng) 拂面(fú) 天涯海角(yá)B. 嫩绿(nèn) 潺潺(chán)河堤(dī) 心旷神怡(guǎng)C. 喧嚣(xiāo) 焕发(huàn)粼粼(lín)勃勃生机(bó)D. 姗姗(shān) 呢喃(ní)嘹亮(liáo) 俯仰生姿(yǎng)2. 词语有别字的一项是()A. 和煦轻捷露营驻足B. 轻拂踏青幽寂卖弄C. 帐蓬喉咙山涧热衷D. 拍摄清脆沉醉奔赴3. 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春天姗姗来迟,草木萌发,阳光和煦,燕子呢喃,草长莺飞。B. 赏花踏青的男女老少,离开喧嚣的城市前仆后继奔向田野。C. 热衷拍摄的人,背起相机,长途跋涉,奔赴天涯海角。D. 鸟儿总是唱着嘹亮的歌,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答案】1. B2. C3. B【解析】【分析】【1题详解】B.有误,应为心旷神怡(kuàng)。故选B。【2题详解】C.有误,蓬——篷。故选C。【3题详解】此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草长莺飞意思是春天来了,各种花草开始成长,鸟类也到处纷飞,使用正确;B.前仆后继意思是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雄奋斗,不怕牺牲,此处用错对象,应为络绎不绝;C.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使用正确;D.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使用正确;故选B。4. 没有语病的句子是()A. 今年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B. 通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粒种子,使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告别了饥饿。C. 为了校园安全,专家呼吁尽早建立干预、制止和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的防控机制。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少年时期养成是好的阅读习惯。【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B.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C.语序不当,调整为发现、干预和制止;D.前后不照应,在养成前加是否;故选A。5.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子女,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关心父母,孝敬父母。B. 大自然让人类能够自由行动、阅读、呼吸和思考,也能启动病毒自我复制恶性循环,引发如眼下这场新冠大流行一样的疫情。C.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D. 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氏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实施,网络服务提供者将设置时间管理和权限管理等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后的问号使用错误。句子是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时句末标点应放在引号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句末的问号应放在引号之内。故选C。6. 相关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你看她,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中的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故意言过其实,是为了突出人物她的骄傲自大。B. 一个句子,要把否定词放在主干中,如他从来不和别人吵架的句子,主干是他不吵架。C.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D. 《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用于宫廷宗庙祭祀;颂用于宴会的典礼。【答案】D【解析】【详解】D.有误。《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14

    471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基础)知识讲解.doc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理解每步变形的依据;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3.进一步熟练掌握在列方程时确定等量关系的方法.【要点梳理】要点一、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变形名称具体做法注意事项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2)分子是一个整体的,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1)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2)不要弄错符号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记住移项要变号)(1)移项要变号(2)不要丢项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bxa.不要把分子、分母写颠倒要点诠释:(1)解方程时,表中有些变形步骤可能用不到,而且也不一定要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有些步骤可以合并简化. (2) 去括号一般按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方程的特点按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3)当方程中含有小数或分数形式的分母时,一般先利用分数的性质将分母变为整数后再去分母,注意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而分母化整的依据是分数的性质,两者不要混淆.要点二、解特殊的一元一次方程1.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此类方程关键要把绝对值化去,使之成为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化去绝对值的依据是绝对值的意义.要点诠释:此类问题一般先把方程化为axbc的形式,再分类讨论:(1)当0c时,无解;(2)当0c时,原方程化为:0axb;(3)当0c时,原方程可化为:axbc或axbc.2.含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此类方程一般先化为最简形式ax=b,再分三种情况分类讨论:(1)当a≠0时,bxa;(2)当a=0,b=0时,x为任意有理数;(3)当a=0,b≠0时,方程无解.【典型例题】类型一、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11.(2015•广州)解方程:5x=3(x﹣4)【答案与解析】 解:方程去括号得:5x=3x﹣12,移项合并得:2x=﹣12,解得:x=﹣6.【总结升华】方法规律: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移项:即通过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放在等式的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常数项)放在等式的右边. (2)合并:即通过合并将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3)系数化为1:即根据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系数a,即得方程的解bxa.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A.由2x-3=-x-4,得2x+x=-4-3B.由x+3=2-4x,得5x=5C.由2332x,得x=-1D.由3=x-2,得-x=-2-3【答案】D类型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2.解方程:【思路点拨】方程中含有括号,应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从而解出方程.【答案与解析】(1)去括号得:42107xx移项合并得:65x解得:56x(2)去括号得:32226xx移项合并得:47x解得:74x【总结升华】去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面的符号,括号前面是+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各项均变号.举一反三:【变式】解方程: 5(x-5)+2x=-4. 【答案】解: 去括号得:5x-25+2x=-4. 移项合并得:7x=21. 解得: x=3. 类型三、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23.(2016春•新乡期末)解方程﹣2=.【思路点拨】方程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x系数化为1的步骤,即可求出解.【答案与解析】解:去分母得:2(2x﹣1)﹣12=3(3x+2),去括号得:4x﹣2﹣12=9x+6,移项合并得:5x=﹣20,解得:x=﹣4.【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举一反三:【变式】(2015•岳池县模拟)解方程:x+=﹣.【答案】解:去分母得:12x+30=24x﹣8﹣3x+24,移项合并得:﹣9x=﹣14,解得:x=.类型四、解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4.解方程:0.170.210.70.03xx【思路点拨】先将方程中的小数化成整数,再去分母,这样可避免小数运算带来的失误.【答案与解析】原方程可以化成:101720173xx.去分母,得:30x-7(17-20x)=21.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70x=140.系数化成1,得:1417x.【总结升华】解此题的第一步是利用分数基本性质把分母、分子同时扩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471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广西玉林市2021年中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

    2021年玉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本试卷共七大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 本考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请将答案填写在各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等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时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3. 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一、听力理解(共30分)(一)听句子,选图画,(每小题1分,共5分)你将听到五个句子。请根据所听到的内容,选出与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画选项。每个句子读一遍。(二)对话理解。(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一节:听下面五段短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仅读一遍。6. Which season does Mark like best?A. Spring B. Summer C. Winter.7. Why did John fall asleep at the concert?A. Because the concert was boring.B. Because the concert was interesting.C. Because he wasn't interested in music.8. What is Jims dad doing? A. He is working. B. He is sleeping. C. He is reading.9. When will the foreign exchange students arrive?A. At 9:45 a.m. B. At 10:00 a.m. C. At 10:15 a.m.10.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Teacher and student.B. Doctor and patient.C. Father and daughter.第二节:听下面两段长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两道或三道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读两遍。听第一段长对话,回答第11和第12小题。11. How long has Kevin been in his school?A. For one year. B. For two years. C. For three years.12. What subject did Ms Chen teach Judy?A. English.B. Math. C. History.听第二段长对话,回答第13、第14和第15小题。13. Whom did Nick go to an amusement park with?A. His family.B. His friends. C. His classmates.14. How many times has Nick been to the amusement park?A. Once. B. Twice. C. Three times.15. What did Helen do last weekend?A. She tried paragliding. B. She put some photos on QQ.C. She studied for the coming Chinese exam.(三)短文理解。(每小题2分,共10分)你将听到一篇短文。请根据所听到的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短文读两遍。16. What was in the box?A. A ring.B. A watch. C. Clothes.17. Where did the man put the gift box?A. In the clothes. B. On the clothes. C. Next to the clothes.18. Whose words changed the writer's life?A. Jenny's. B. Mikes

    上传时间:2023-05-09 页数:21

    470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考数学总复习:数与式综合复习--知识讲解(基础).doc

    中考总复习:数与式综合复习—知识讲解(基础)【考纲要求】(1) 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倒数、相反数与绝对值.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2)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了解整式、分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实数的有关概念、性质1.实数及其分类实数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分类:1实数还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分类:要点诠释: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要点诠释: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是数学中把数和形结合起来的重要基础.3.相反数实数a和-a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一般地,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并且离原点的距离相等.要点诠释: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运算特征是它们的和等于零,即如果a和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反过来,如果a+b=0,那么a和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即如果a>0,那么|a|=a;如果a<0,那么|a|=-a;如果a=0,那么|a|=0.要点诠释:从绝对值的定义可以知道,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5.实数大小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的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6.有理数的运算(1)运算法则(略).(2)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3)运算顺序:在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这六种运算中,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开方是第三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首先进行第三级运算,然后进行第二级运算,最后进行第一级运算,也就是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算式里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2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运算.7.平方根如果x2=a,那么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要点诠释: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8.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要点诠释: 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可以知道,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9.近似数及有效数字近似地表示某一个量准确值的数,叫做这个量准确值的近似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10.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记成±a×的形式(其中n是整数,a是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10的数),称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考点二、二次根式、分式的相关概念及性质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a≥0)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最简二次根式是指满足下列条件的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要点诠释: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分式的值不变,叫做分母有理化.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若它们的积不含二次根式,则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常用的二次根式的有理化因式:(1)互为有理化因式;(2)互为有理化因式;一般地互为有理化因式;(3)互为有理化因式;一般地互为有理化因式.3.二次根式的主要性质(1)0(0)aa;(2)2(0)aaa;(3);(4)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3(5)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4.二次根式的运算(1)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分别合并.(2)二次根式的乘除二次根式相乘除,把被开方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1

    470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反比例函数(提高)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在反比例函数12myx的图象上有两点A11,xy,B22,xy,当120xx时,有12yy,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0m B.0m C.12m D.12m2. 如图所示的图象上的函数关系式只能是( ) .A. B.C. D.3. 已知,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直线不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 在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则函数值、、的大小关系是().A.<<B.<<C.<<D.<<5. (2015•历下区模拟)如图,直线x=t(t>0)与反比例函数y=(x>0)、y=(x>0)的图象分别交于B、C两点,A为y轴上任意一点,△ABC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 )A.2B.3C.4D.516. (2016•本溪)如图,点A、C为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点,过点A、C分别作AB⊥x轴,CD⊥x轴,垂足分别为B、D,连接OA、AC、OC,线段OC交AB于点E,点E恰好为OC的中点,当△AEC的面积为时,k的值为()A.4B.6C.﹣4D.﹣6二.填空题7. 如图所示是三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连接).8. 如图,矩形ABCD的边AB与y轴平行,顶点A的坐标为(1,2),点B与点D在反比例函数(>0)的图象上,则点C的坐标为 _________ .9. (2014春•江都市校级期末)已知y1与x成正比例(比例系数为k1),y2与x成反比例(比例系数为k2),若函数y=y1+y2的图象经过点(1,2),(2,),则8k1+5k2的值为.10.已知A(),B()都在 图象上.若,则的值为 _________ .211. 如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0)的图象交于点A,若取1,2,3…20,对应的Rt△AOB的面积分别为,则= ________.12. 如图所示,点,,在x轴上,且,分别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与反比例函数=(>0)的图象分别交于点,,,分别过点,,作轴的平行线,分别于轴交于点,,,连接,,,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3. (2016•泉州)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2,﹣3).(1)求该函数的解析式;(2)若将点P沿x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再沿y轴方向平移n(n>0)个单位得到点P′,使点P′恰好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求n的值和点P沿y轴平移的方向.14. 如图所示,已知双曲线与直线相交于A、B两点.第一象限上的点M(,)(在A点左侧)是双曲线上的动点.过点B作BD∥轴交于x轴于点D.过N(0,-)作NC∥轴交双曲线于点E,交BD于点C.(1)若点D坐标是(-8,0),求A、B两点坐标及的值.(2)若B是CD的中点,四边形OBCE的面积为4,求直线CM的解析式.315. (2015春•耒阳市校级月考)如图,已知点A(﹣8,n),B(3,﹣8)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AOB的面积,(3)求方程kx+b﹣=0的解(请直接写出答案);(4)求不等式kx+b﹣>0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由题意画出图象,只能在一、三象限,故.2.【答案】D;【解析】画出的图象,再把轴下方的图象翻折上去.3.【答案】C;【解析】由题意,故>0,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4.【答案】D;【解析】,故图象在二、四象限,画出图象,比较大小得D答案.5.【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得,点C的坐标(t,﹣),点B的坐标(t,),BC=+,则(+)×t=3,解得k=5,故选:D.6.【答案】C.【解析】设点C的坐标为(m,),则点E(m,),A(m,),4∵S△AEC=BD•AE=(m﹣m)•(﹣)=﹣k=,∴k=﹣4.二.填空题7. 【答案】;8. 【答案】(3,6);【解析】由题意B点的坐标为(1,6),D点的坐标为(3,2),因为ABCD是矩形,故C点的坐标为(3,6).9.【答案】9;【解析】设y1=k1x,y2=,则y=y1+y2=k1x+,将(1,2)、(2,)代入得:,解得:∴8k1+5k2==9.故答案为9.10.【答案】-12;【解析】由题意所以,因为,所以=-12.11.【答案】105;【解析】△AOB的面积始终为,故=.1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7

    470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湖北省十堰市2021年中考英语试题(原卷版).doc

    2021年十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英 语 试 题注意事项∶1. 本卷共有8页, 86 小题, 满分120 分, 考试时限120 分钟。2. 答题前, 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和姓名, 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3. 选择题必须使用 2B铅笔在指定位置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 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等笔做答。要求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请按照题目序号在答题卡对应的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卡区域的答案和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 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一部分 听力理解(共两节, 满分 25分)第一节∶听小对话, 按要求做答。(每小题1分, 满分 5 分)请听 5 段小对话及对话后的问题, 选择能正确回答所提问题的图画选项。每段对话及对话后的问题仅读一遍。第二节∶听大对话或独白, 按要求做答。(每小题1分, 满分 20 分)请听 6 段大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 请按要求做答。每段对话或独白均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 回答第6、7小题。 6. How old will Paul be next month? A. 14. B. 15. C. 16. 7. What's the skirt made of? A. Cotton. B. Silk. C. Paper.听第7段材料, 回答第8、9小题。 8. What will they do on Saturday evening?A. Go to the library. B. Go to the shop. C. Go to the concert. 9. When will they meet?A. At 5:00 p. m. B. At 600 p. m. C. At 700 p. m. 听第8段材料, 回答第 10~12 小题。 10. What's the man doing? A. Sending a bag. B. Buying a bag. C. Selling a bag. 11. What's in the man's bag?A. Some clothes. B. Some books. C. Some food. 12.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A. The man's sister lives in Beijing. B. The man sends Christmas presents by Shunfeng. C. The man should pay ¥20. 听第 9 段材料, 回答第 13~15 小题。 13. How did the girl go to school?A. On foot. B. By car. C. By bike. 14. Who took the girl to the hospital?A. The police. B. Mark and the driver. C. The girl's teacher. 15.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Mother and son.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Doctor and patient. 听第 10段材料, 回答第 16~20 小题。 16. 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A. On a Sunday morning. B. On a Sunday afternoon. C. On a Sunday evening 17. Where does Rick often go for a walk?A. In the room. B. In the garden. C. In the park. 18. Why

    上传时间:2023-05-09 页数:11

    469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考数学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巩固练习(基础).doc

    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B=90°,BC=1,AB=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sin A=32 B.tan A=12C.cosB=32 D.tan B=3第1题 第2题2.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若AC=5,BC=2,则sin∠ACD的值为()A.53 B.255 C.52D.233.在△ABC中,若三边BC、CA、AB满足 BC∶CA∶AB=5∶12∶13,则cosB=( )A.125B.512C.135D.13124.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D是BC边上的中线,BD=4,AD=2,则tan∠CAD的值是()A.2 B. C. D. 第4题第6题5.(2015•大邑县校级模拟)一个物体从A点出发,沿坡度为1:7的斜坡向上直线运动到B,AB=30米时,物体升高()米. A.B.3C.D.以上的答案都不对6.如图,已知:45°<A<90°,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sinA=cosA B.sinA>cosA C.sinA>tanAD.sinA<cosA1二、填空题7.若∠α的余角是30°,则cosα的值是 .8.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则sinA=_______.第8题 第12题9.计算2sin30°﹣sin245°+tan30°的结果是.10.已知α是锐角,且sin(α+15°)=32.计算10184cos(3.14)tan3的值为 .11.(2015春•茅箭区月考)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灯塔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处,这时,海轮所在的B处与灯塔P的距离为  海里.(结果保留根号)12.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3,点M,N分别在CD,HE上,CM=12DM,HN=2NE,HC与NM的延长线交于点P,则tan∠NPH的值为 .三、解答题13.如图所示,我市某广场一灯柱AB被一钢缆CD固定,CD与地面成40°夹角,且DB=5m,现要在C点上方2m处加固另一条钢缆ED,那么EB的高为多少米?(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214. 已知:如图所示,八年级(1)班数学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河两岸建筑物AB和建筑物CD的水平距离AC,他们首先在A点处测得建筑物CD的顶部D点的仰角为25°,然后爬到建筑物AB的顶部B处测得建筑物CD的顶部D点的俯角为15°30′.已知建筑物AB的高度为30米,求两建筑物的水平距离AC(精确到0.1米)(可用计算器查角的三角函数值)15.(2015•成都)如图,登山缆车从点A出发,途经点B后到达终点C,其中AB段与BC段的运行路程均为200m,且AB段的运行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BC段的运行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2°,求缆车从点A运行到点C的垂直上升的距离.(参考数据:sin42°≈0.67,cos42°≈0.74,tan42°≈0.90)16. 如图所示,某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AD=2.5m,坝高4 m,背水坡的坡度是1:1,迎水坡的坡度是1:1.5,求坝底宽BC.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sinA=BCAB=12,tan A=BCAC=33,cosB=BCAB=12.故选D.2.【答案】A;【解析】在直角△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2ACBC2=2(5)22=3.3∵∠B+∠BCD=90°,∠ACD+∠BCD=90°,∴∠B=∠ACD.∴ sin∠ACD=sin∠B=ACAB=53,故选A.3.【答案】C;【解析】根据三角函数性质 cosB==,故选C.4.【答案】A;【解析】∵AD是BC边上的中线,BD=4,∴CD=BD=4,在Rt△ACD中,AC= ,∴tan∠CAD===2.故选A.5.【答案】B;【解析】∵坡度为1:7,∴设坡角是α,则sinα===,∴上升的高度是:30×=3米.故选B.6.【答案】B;【解析】∵45°<A<90°,∴根据sin45°=cos45°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7

    469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知识讲解(提高).doc

    中考总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知识讲解(提高)【考纲要求】1.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会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a≠0).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把方程变成的形式,当m>0时,方程的解为;当m=0时,方程的解;当m<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1(2)配方法:通过配方把一元二次方程变形为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得方程的解.(3)公式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当时,它的解为.(4)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而另一边是两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使每一个因式等于零,就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分别解这两个方程,就得到原方程的解. 要点诠释: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易错知识辨析:(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把它进行整理,化成一般形式后再进行判断,注意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2)用公式法和因式分解的方法解方程时要先化成一般形式.(3)用配方法时二次项系数要化1.(4)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时要记得取正、负.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为ac4b2.△>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上述由左边可推出右边,反过来也可由右边推出左边.要点诠释:△≥0方程有实数根.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cbxax2(a≠0)的两个根是21xx、,那么acxxabxx2121,.要点诠释:(1)对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题目,要充分考虑定义的三个特点,不要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2)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先考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再考虑用公式法.(3)一元二次方程0cbxax2(a≠0)的根的判别式正反都成立.利用其可以①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②根据参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③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很多:①已知方程的一根,不解方程求另一根及参数系数;②已知方程,求含有两根对称式的代数式的值及有关未知数系数;③已知方程两根,求作以方程两根或其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考点二、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的定义2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有理方程,叫做分式方程.要点诠释:(1)分式方程的三个重要特征:①是方程;②含有分母;③分母里含有未知量.(2)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如:关于的方程和都是分式方程,而关于的方程和都是整式方程. 2.分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法,换元法.3.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即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口诀:一化二解三检验.要点诠释:解分式方程时,有可能产生增根,增根一定适合分式方程转化后的整式方程,但增根不适合原方程,可使原方程的分母为零,因此必须验根.增根的产生的原因:对于分式方程,当分式中,分母的值为零时,无意义,所以分式方程,不允许未知数取那些使分母的值为零的值,即分式方程本身就隐含着分母不为零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以后,这种限制取消了,换言之,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是原方程未知数的允许值之外的值,那么就会出现增根.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应用1.应用问题中常用的数量关系及题型(1)数字问题(包括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关键会表示一个两位数或三位数,对于日历中的数字问题关键是弄清日历中的数字规律.(2)体积变化问题关键是寻找其中的不变量作为等量关系.(3)打折销售问题其中的几个关系式:利润=售价-成本价(进价),利润率=×100%.明确这几个关系式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4)关于两个或多个未知量的问题重点是寻找到多个等量关系,使能够设出未知数,并且能够根据所设的未知数列出方程.(5)行程问题对于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点问题,也是易出错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0

    46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正多边形和圆—巩固练习(基础).doc

    正多边形和圆—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9B.8 C.7 D.62.如图所示,正六边形螺帽的边长是2cm,这个扳手的开口a的值应是()A.23 cmB.3 cmC.233cm D.1 cm第2题图第5题图3.(2015•广州)已知圆的半径是2,则该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是() A.3B.9C.18D.364.正三角形、正方形、圆三者的周长都等于l,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A.S1=S2=S3B.S3<S1<S2C.S1<S2<S3D.S2<S1<S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角星的画法通常是先把圆五等分,然后连接五个等分点而得到的(如图所示).五角星的每一个角的度数是().A.30° B.35°C.36° D.37°第6题图第7题图第9题图6.如图所示,是由5把相同的折扇组成的蝶恋花(如图①)和梅花图案(如图②)(图中的折扇无重叠),则梅花图案中的五角星的五个锐角均为( )A.36°B.42°C.45° D.48°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平面上两个正方形与正五边形都有一条公共边,则∠等于________.8.要用圆形铁片裁出边长为4的正方形铁片,则选用的圆形铁片的直径最小是________.9.如图所示,等边△ABC内接于⊙O,AB=10cm,则⊙O的半径是________.10.(2015•铁岭)如图,点O是正五边形ABCDE的中心,则∠BAO的度数为.111.正六边形的半径是5cm,则边长6a________,周长6P________ ,边心距6r________,面积6S________. 12. 正六边形的外接圆的半径与内切圆的半径之比为.三、解答题13.如图所示,正△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2,求△ABC的边长a,周长P,边心距r,面积S.14.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绕周长为10πR的正六边形外边作无滑动滚转,绕完正六边形后,圆一共转了多少圈?一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圆的周长为2πR,所以它绕完正六边形后一共转了102RR圈,结果一共转了5圈.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答有无错误?如有错误,请更正.15.(2014秋•吴江市校级期中)如图,已知等边△ABC内接于⊙O,BD为内接正十二边形的一边,CD=5cm,求⊙O的半径R.2【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可求每个外角为60°,∴360÷60=6或(2)180120nn°°∴n=6. 2.【答案】A;【解析】较长对角线与较短对角线及一边长构成一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解.3.【答案】C;【解析】连接正六边形的中心与各个顶点,得到六个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2,高为3,因而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3,∴正六边形的面积=18,故选C.4.【答案】C;【解析】当周长一定时,边数越多的正多边形其面积越大,当它成为圆时面积最大.5.【答案】C;【解析】五角星的每一个角所对的弧为圆的15,∴弧的度数为72°,因而每个角的度数为36°,故选C.6.【答案】D.【解析】如图③所示,正五边形ABCDE的中心角为72°,各内角为108°,故五角星五个锐角均为48°.二、填空题7.【答案】72°;【解析】=360°-90°-90°-108°=72°.8.【答案】42;【解析】如图所示,△ABC为等腰Rt△,242ACAB.39.【答案】1033cm;【解析】过O作OD⊥BC于D,连接OB,在Rt△BOD中,BD=12BC=1102=5(cm).∠BOD=180603°°,∴32BDOB.∴BO=5103332(cm).10.【答案】54°;【解析】连接OB,则OB=OA,∴∠BAO=∠ABO,∵点O是正五边形ABCDE的中心,∴∠AOB==72°,∴∠BAO=(180°﹣72°)=54°;故答案为:54°.11.【答案】6a5cm,666Pa30cm,6532rcm,26753cm2s;12.【答案】2:.4 【解析】设正六边形的半径是r,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6

    46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判定二(ASA,AAS)(基础)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能确定△ABC≌△DEF的条件是 ()A.AB=DE,BC=EF,∠A=∠EB.AB=DE,BC=EF,∠C=∠EC.∠A=∠E,AB=EF,∠B=∠DD.∠A=∠D,AB=DE,∠B=∠E2.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图4-3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3.(2015•滕州市校级模拟)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A.BD=CDB.AB=ACC.∠B=∠CD.∠BAD=∠CAD4.(2016•永州)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CD与BE相交于O点,已知AB=AC,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A.∠B=∠CB.AD=AEC.BD=CED.BE=CD5. 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 )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①②③都带去6.如图,∠1=∠2,∠3=∠4,下面结论中错误的是( )1A.△ADC≌△BCDB.△ABD≌△BACC.△ABO≌△CDOD.△AOD≌△BOC 二、填空题7.(2015•黑龙江二模)如图,线段AD与BC相交于点O,连结AB、CD,且∠B=∠D,要使△AOB≌△COD,应添加一个条件是   (只填一个即可)8. 在△ABC和△中,∠A=44°,∠B=67°,∠=69°,∠=44°,且AC= ,则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_全等.(填一定或不一定)9. 已知,如图,AB∥CD,AF∥DE,AF=DE,且BE=2,BC=10,则EF=________.10. (2016•石景山一模) 如图,AD=A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使得△ADC≌△AEB.11. 如图, 已知:∠1 =∠2 , ∠3 =∠4 , 要证BD =CD ,需先证△AEB ≌△AEC , 根据是,再证△BDE ≌△,根据是.2EDCBA12. 已知:如图,∠B=∠DEF,AB=DE,要说明△ABC≌△DEF,(1)若以ASA为依据,还缺条件(2)若以AAS为依据,还缺条件(3)若以SAS为依据,还缺条件三、解答题13.(2014•丰台区一模)已知:如图,点E、C、D、A在同一条直线上,AB∥DF,ED=AB,∠E=∠CPD.求证:△ABC≌△DEF.14. 已知如图,E、F在BD上,且AB=CD,BF=DE,AE=CF,求证:AC与BD互相平分.15. 已知:如图, AB∥CD, OA = OD, BC过O点, 点E、F在直线AOD上, 且AE = DF.求证:EB∥CF.3【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A、B选项是SSA,没有这种判定,C选项字母不对应.2. 【答案】B;【解析】乙可由SAS证明,丙可由ASA证明.3. 【答案】B;【解析】解:A、∵∠1=∠2,AD为公共边,若BD=CD,则△ABD≌△ACD(SAS);B、∵∠1=∠2,AD为公共边,若AB=AC,不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不能判定△ABD≌△ACD;C、∵∠1=∠2,AD为公共边,若∠B=∠C,则△ABD≌△ACD(AAS);D、∵∠1=∠2,AD为公共边,若∠BAD=∠CAD,则△ABD≌△ACD(ASA);故选:B.4. 【答案】D;【解析】解:∵AB=AC,∠A为公共角,A、如添加∠B=∠C,利用ASA即可证明△ABE≌△ACD;B、如添AD=AE,利用SAS即可证明△ABE≌△ACD;C、如添BD=CE,等量关系可得AD=AE,利用SAS即可证明△ABE≌△ACD;D、如添BE=CD,因为SSA,不能证明△ABE≌△ACD,所以此选项不能作为添加的条件.5. 【答案】C;【解析】由ASA定理,可以确定△ABC.6. 【答案】C; 【解析】△ABO与△CDO中,只能找出三对角相等,不能判定全等.二、填空题7. 【答案】OB=OD;【解析】解:添加条件OB=OD,在△ABO和△CDO中,,4∴△AOB≌△COD(ASA),故答案为:OB=OD.8. 【答案】一定; 【解析】由题意,△ABC≌△,注意对应角和对应边.9. 【答案】6; 【解析】△ABF≌△CDE,BE=CF=2,EF=10-2-2=6.10.【答案】答案不唯一,或等; 【解析】11.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6

    46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判定二(ASA,AAS)(提高)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春•雅安期末)如图:AB=A′B′,∠A=∠A′,若△ABC≌△A′B′C′,则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有()种.A. 1B.2C.3D.42.(2016•黔西南州)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ED,AC∥F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A.AB=DEB.AC=DFC.∠A=∠DD.BF=ECA.AB=DEB.AC=DFC.∠A=∠DD.BF=EC3. 如图,AB=BD,∠1=∠2,添加一个条件可使△ABC≌△DBE,则这个条件不可能是() A.AE=ECB.∠D=∠AC.BE=BC D.∠1=∠DEA4.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5. △ABC和△中, 条件 ①AB =, ②BC =, ③ AC=, ④ ∠A= ∠, ⑤ ∠B = ∠, ⑥ ∠C = ∠, 则下列各组条件中, 不能保证△ABC≌△的是() A.①②③B. ①②⑤C. ①③⑤D. ②⑤⑥6.如图,点A在DE上,AC=CE,∠1=∠2=∠3,则DE的长等于( )A.DCB.BCC.ABD.AE+AC1二、填空题7. 已知:如图,AE=DF,∠A=∠D,欲证ΔACE≌ΔDBF,需要添加条件______,证明全等的理由是______;或添加条件______,证明全等的理由是______;也可以添加条件______,证明全等的理由是______.8. 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且∠B=∠C,在条件①AB=AC,②AD=AE,③BE=CD,④∠AEB=∠ADC中,不能使△ABE≌△ACD的是_______.(填序号)9.(2015•齐齐哈尔)如图,点B、A、D、E在同一直线上,BD=AE,BC∥EF,要使△ABC≌△DEF,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只填一个即可)10. (2016•济宁)如图,△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EH≌△CEB.HABCDE11.如图,直线l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EF的2长是___________.12. 在△ABC和△DEF中(1)AB=DE;(2)BC=EF;(3)AC=DF;(4)∠A=∠D;(5)∠B=∠E;(6)∠C=∠F从这六个条件中选取三个条件可判定△ABC与△DEF全等的方法共有____种.三、解答题13.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CE的延长线与D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求证:△BCE≌△AFE; (2)连接AC、FB,则AC与FB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FEBCAD14. 已知:如图,中,,于,于,与相交于点.求证:.15.(2015春•张掖校级月考)已知:如图,∠AOD=∠BOC,∠A=∠C,O是AC的中点.求证:△AOB≌△COD.【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3【解析】解:添加的条件可以为:∠B=∠B′;∠C=∠C′;AC=A′C′,共3种.若添加∠B=∠B′,证明:在△ABC和△A′B′C′中,,∴△ABC≌△A′B′C′(ASA);若添加∠C=∠C′,证明:在△ABC和△A′B′C′中,,∴△ABC≌△A′B′C′(AAS);若添加AC=A′C′,证明:在△ABC和△A′B′C′中,,∴△ABC≌△A′B′C′(SAS).故选C.2.【答案】C;【解析】解:解:选项A、添加AB=DE可用AAS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选项B、添加AC=DF可用AAS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选项C、添加∠A=∠D不能判定△ABC≌△DEF,故本选项正确;选项D、添加BF=EC可得出BC=EF,然后可用ASA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3. 【答案】A; 【解析】D选项可证得∠D=∠A,从而用ASA证全等.4. 【答案】B; 【解析】C选项和D选项都可以由SSS定理证全等.5. 【答案】C; 【解析】C选项是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能保证全等.6. 【答案】C; 【解析】可证∠BAC=∠E,∠BCA=∠DCE,所以△ABC≌△EDC,DE=AB.二、填空题7. 【答案】∠2=∠1,AAS;AC=DB,SAS;∠E=∠F,ASA.8. 【答案】④ 【解析】三个角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9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6

    46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高)知识讲解.doc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高)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要点梳理】要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例如,是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要点诠释:(1)一元一次不等式满足的条件:①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单项式或多项式);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同点:二者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左边和右边都是整式.不同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由不等号<或>连接,不等号有方向;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由等号=连接,等号没有方向.要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其根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或)的形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化为(或)的形式(其中);(5)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不等式的解集.要点诠释:(1)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每个步骤并不一定都要用到,可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2)解不等式应注意:①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同一个数,尤其不要漏乘常数项;②移项时不要忘记变号;③去括号时,若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变号;④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在数轴上可以直观地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来,能形象地说明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它对以后正确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很大帮助.要点诠释: 在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1)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点,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2)方向:大向右,小向左.【典型例题】类型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1.下列式子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哪些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为什么?1(1) (2)(3)(4) (5)【思路点拨】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判断.【答案与解析】解:(1)是一元一次不等式.(2)(3)(4)(5)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因为:(2)中分母中含有字母,(3)未知量的最高次项不是1次,(4)不等式左边含有两个未知量,(5)不是不等式,是一元一次方程.【总结升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不等式的左右两边分母不含未知数;②不等式中只含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类型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思路点拨】先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母变为整数,再去分母,在去分母时注意分数线兼有括号的作用.【答案与解析】解:将分母变为整数,得: 去分母,得: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1,得:这个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图:【总结升华】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举一反三:【变式】解不等式:【答案】解:去括号,得移项、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1,得故原不等式的解集是3.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的解大于1?【思路点拨】从概念出发,解出方程(用m表示x),然后解不等式.【答案与解析】解: x-12m+2=6x-15m+325x=3m-1由 解得m>2【总结升华】此题亦可用x表示m,然后根据x的范围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推导出m的范围.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关于方程的解是非负数,是正整数,则 .【答案】1或24.已知关于的方程组的解满足,求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先解出方程组再解不等式.【答案与解析】解:由,解得:∵∴解得∴的取值范围为【总结升华】有时根据具体问题,可以不必解出的具体值.类型三、解含字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5.解关于x的不等式:(1-m)x>m-1【思路点拨】由此不等式的结构,这里只需将未知数的系数化1即可,两边同时除以(1-m),但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们知,若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负数,原不等号的方向得改变,这里1-m的符号我们不知道,故需分类讨论.【答案与解析】解:当1- m >0即 m <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当1- m <0即m >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当1-m=0即m=1时,没有数能使得不等式成立,故原不等式无解.【总结升华】不难发现,我们可以总结概括,如下:若ax>b(a≠0),当时,不等式的解集是;当时,不等式的解集是.举一反三:3【变式1】解关于x的不等式m(x-2)>x-2. 【答案】解: 化简,得(m-1)x>2(m-1),① 当m-1>0时,x>2;② 当m-1<0时,x<2;③ 当m-1=0时,无解.【变式2】已知x>a的解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469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

    2021年无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查道德与法治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二大题,28小题。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笔答。可查阅所带教材等书面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班级、学校、考试证号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正确填涂考试证号下方的数字。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应将错误内容划去,然后在原答题区域内写出正确答案。3.所有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卡不能折叠,污染、穿孔、撕破。不准使用胶带纸、修正液、可擦洗的圆珠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客观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______放在第一位。( )A. 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B. 经济高质量发展C. 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D. 实现经济正增长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需要实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 )①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完全同步③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④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该法律规定,_______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国家安全事务负有根本责任。( )A. 香港保安局B. 中央人民政府C. 国家安全委员会D.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4. 2020年7月7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课程目标之一是帮助青少年树立劳动观念。下列选项能体现正确劳动观念的是()①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②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贡献大,更值得尊重③学生学习就是劳动,搞好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 最近,中央台的一则公益广告提醒大家:别只顾自己,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这提醒我们要学会A. 宽容他人B. 悦纳自己C. 换位思考D. 欣赏他人6. 阅读漫画。你认为人们行为的底线应该是( )A. 不说谎B. 不违法C. 不抱怨D. 不推诿7. 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下列最能符合这一意思的是( )A.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 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C.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D.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然未报,时间没到8.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西方列强任意欺凌,国土割让、民族受辱、主权丧失,中国人民经历了不堪回首的苦难。这说明( )A.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B. 经济安全比国土安全更重要C. 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D. 国际安全是国家安定的重要保障9. 过去一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堂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取得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成就有( )①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②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④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0. 阅读漫画。漫画的寓意是( )A. 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B.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C. 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D. 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11. 习近平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 )A. 实施B. 崇尚C. 宣传D. 适用12. 围绕下面这张我国现行宪法的图片信息,同学们有如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___________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 国务院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第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7

    468人已阅读

    (5星级)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2.9有理数的乘方(2).doc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2.9有理数的乘方(2)基础巩固1.关于式子(-3)4,正确的说法是().A.-3是底数,4是幂B.3是底数,4是幂C.3是底数,4是指数D.-3是底数,4是指数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32=3×2B.53=35C.31328D.2114163.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22=(-2)2B.23=(-2)3C.-22=|-22|D.(-2)3=|(-2)3|4.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如3]1, 2)*3=().A.18B.8C.16D.325.已知(1-m)2+|n+2|=0,则(m+n)2 013的值为().A.-1B.1C.2 013D.-2 0136.如果一个数的5次幂是负数,那么这个数的2 013次幂是__________数,这个数的2 014次幂是__________数.7.不超过332的最大整数是__________.8.计算:(1)214×(-42)÷218;(2)(-3)3×5127÷(-42)×(-1)25.能力提升9.观察下列各式找规律:12+(1×2)2+22=(1×2+1)2;22+(2×3)2+32=(2×3+1)2;32+(3×4)2+42=(3×4+1)2;…写出第2 012行式子.来源:http://www.bcjy123.com/tiku/10.(创新应用)同学们一定吃过拉面吧.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如果每次拉伸都拉长到1米,你知道当拉到第8次时,面条的总长度吗?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D点拨:32=3×3=9,所以A是错误的;53表示3个5相乘,而35表示5个3相乘,所以B也是错误的;31111122228,故C也是错误的.D选项是正确的,故选D.3答案:A4答案:A点拨:根据题目规定的新运算可知,3111*3228,故选A.5答案:A点拨:由非负数性质得1-m=0,n+2=0.解得m=1,n=-2,m+n=1+(-2)=-1.∴(m+n)2 013=(-1)2 013=-1,故选A. 来源:http://www.bcjy123.com/tiku/6答案:负正点拨:由该数的5次幂是负数可知,这个数是负数,所以这个数的2013次幂是负数,这个数的2 014次幂是正数.7答案:-4点拨:因为332733288,所以比338小的最大整数是-4.8解:(1)222111111444484488=116×(-16)×64=64;(2)(-3)3×252514127=(-27)×3212716×(-1)=2.9解:2 0122+(2 012×2 013)2+2 0132=(2 012×2 013+1)2.10解:第1次,这时面条的根数是1×1=1,面条的总长度是1米;第2次,这时面条的根数是1×2=21,面条的总长度是2米;第3次,这时面条的根数是2×2=22,面条的总长度是4米;第4次,这时面条的根数是4×2=23,面条的总长度是8米;……第8次对折,再把它拉长到1米,这时面条的总长度是28=256(米).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2

    468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巩固练习(提高).doc

    BACEDO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2015秋•睢宁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弦是直径 B.半圆是弧C.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 D.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2.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个数是( ) ①直径是弦;②弧是半圆;③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④经过圆内一定点可以作无数条直径.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如图,⊙O中,点A、O、D以及点B、O、C分别在一条直线上,图中弦的条数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第3题第4题4.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5,点O到弦AB的距离为3,则⊙O上到弦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2的点有()A.1个B.2个 C.3个 D.4个5.已知AB、CD是同圆的两段弧,且2ABCD,则弦AB与CD之间的关系为( )A.AB=2CDB.AB<2CDC.AB>2CDD.不能确定6. 如图,点A 、D、G、M在半圆O上,四边形ABOC,DEOF,HMNO均为矩形,设BC=a,EF=b,NH=c,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a>b>cB.b>c>a C.c>a>b D.a=b=c 5 5 -5 -5 P x yO第6题 第7题二、填空题7.如图,P(x,y)是以坐标原点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周上的点,若x、y都是整数,猜想这样的P点一共有 .8.P为⊙O内一点,OP=3cm,⊙O半径为5cm,则经过P点的最短弦长为________;最长弦长为_______.9. (2015•丰泽区校级质检)如图,MN为⊙O的弦,∠M=50°,则∠MON等于   .1BA.O10.如图,在半径不等的同心圆中,圆心角∠AOB所对的的长度有__ ___关系;的度数有_ ___关系.11.如图,已知⊙O内一点P,过P点的最短的弦在圆内的位置是__ __;过P点的最长的弦在圆内的位置是__ __;并分别将图画出来.12.在同一平面内,1个圆把平面分成0×1+2=2个部分,2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1×2+2=4个部分,,3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2×3+2=8个部分,4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3×4+2=14个部分,……(1)10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个部分;(2)n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个部分.三、解答题13.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A=40°;以C为圆心、CB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求∠ACD的度数.14.(2014秋•东台市校级期中)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O的弦,AB=2,∠BAC=30°.在图中作弦AD,使AD=1,并求∠CAD的度数.15.如图所示,AB是⊙O的一条弦(不是直径),点C,D是直线AB上的两点,且AC=BD. (1)判断△O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当图中的点C与点D在线段AB上时(即C,D在A,B两点之间),(1)题的结论还存在吗?2【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A、弦是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只有经过圆心的弦才是直径,不是所有的弦都是直径.故本选项错误;B、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所以半圆是弧是正确的;C、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长度相等的弧不一定能够重合.故本选项错误;D、过圆心的弦才是直径,不是所有过圆心的线段都是直径,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①直径是弦符合弦的定义正确;②弧是半圆,这句话不对,可能是半圆,也可能使优弧或劣弧;③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这句话不符合等弧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弧,故错误;④经过圆内一定点只能作一条直径.所以原题不正确. 故②③④都不正确. 3.【答案】B;【解析】图中的弦有弦AB、弦BC、弦CE共三条. 4.【答案】C;【解析】在弦AB所在直线的两侧分别有1个和两个点符合要求,故选C;5.【答案】B;【解析】把两条弦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到.6.【答案】D;【解析】如图,连接OM、OD、OA、根据矩形的对角线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468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提高)知识讲解.doc

    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提高)【学习目标】1. 理解分式的概念,能求出使分式有意义、分式无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 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恒等变形,进而进行条件计算.【要点梳理】要点一、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子,B叫做分母.要点诠释:(1)分式的形式和分数类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分数是整式,不是分式,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分数的分子、分母中都不含字母. (2)分式与分数是相互联系的:由于分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所以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分数是分式中字母取特定值后的特殊情况. (3)分母中的字母是表示不同数的字母,但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常数,不是字母,如是整式而不能当作分式.(4)分母中含有字母是分式的一个重要标志,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不能先化简,如是分式,与有区别,是整式,即只看形式,不能看化简的结果.要点二、分式有意义,无意义或等于零的条件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零.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零.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要点诠释:(1)分式有无意义与分母有关但与分子无关,分式要明确其是否有意义,就必须分析、讨论分母中所含字母不能取哪些值,以避免分母的值为零.(2)本章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所遇到的分式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分式中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3)必须在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才能讨论分式的值.要点三、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这个性质叫做分式的基本性质,用式子表示是:(其中M是不等于零的整式).要点诠释:(1)基本性质中的A、B、M表示的是整式.其中B≠0是已知条件中隐含着的条件,一般在解题过程中不另强调;M≠0是在解题过程中另外附加的条件,在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必须重点强调M≠0这个前提条件. (2)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变形时,虽然分式的值不变,但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在变形后,1字母的取值范围变大了.要点四、分式的变号法则对于分式中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改变其中任何一个或三个,分式成为原分式的相反数.要点诠释: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有,.根据有理数除法的符号法则有.分式与互为相反数.分式的符号法则在以后关于分式的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点五、分式的约分,最简分式与分数的约分类似,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如果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相同的因式(1除外),那么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要点诠释:(1)约分的实质是将一个分式化成最简分式,即约分后,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再没有公因式.(2)约分的关键是确定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分子、分母的公因式是分子、分母的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因式最低次幂的积;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中含有多项式时,要先将其分解因式,使之转化为分子与分母是不能再分解的因式积的形式,然后再进行约分.要点六、分式的通分与分数的通分类似,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适当的整式,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母不同的分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通分.要点诠释:(1)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一般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 (2)如果各分母都是单项式,那么最简公分母就是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的乘积;如果各分母都是多项式,就要先把它们分解因式,然后再找最简公分母. (3)约分和通分恰好是相反的两种变形,约分是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则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典型例题】类型一、分式的概念1、指出下列各式中的整式与分式:,,,,,,,,.【思路点拨】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答案与解析】解:整式有:,,,,;2分式有:,,,.【总结升华】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此题判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两处:一个是把π也看作字母来判断,没有弄清π是一个常数;另一个就是将分式化简成整式后再判断,如和,前一个是整式,后一个是分式,它们表示的意义和取值范围是不相同的.类型二、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02、 当取什么数时,下列分式有意义?当取什么数时,下列分式的值为零?(1);(2);(3).【答案与解析】解:(1)当,即时,分式有意义.∵为非负数,不可能等于-1,∴对于任意实数,分式都有意义;当时,分式的值为零.(2)当即时,分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7

    468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高)巩固练习.doc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高)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那么m的值是 () .A.m=1B.m=±1C.m=-1 D.不能确定2.由得到,则a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a>0B.a<0C.a≠0D.a为任意实数3.(2015•南通)关于x的不等式x﹣b>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则b的取值范围是()A.﹣3<b<﹣2B.﹣3<b≤﹣2C.﹣3≤b≤﹣2D.﹣3≤b<﹣24.不等式的解集是,则a为( ).A.-2 B.2C.8D.55.如果1998a+2003b=0,那么ab是( )A.正数B.非正数C.负数D.非负数6.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如图所示,则的值是( ). A.0B.2 C. -2 D.-4 二、填空题7.若为非负数,则 的解集是.8.(2015•铜仁市)不等式5x﹣3<3x+5的最大整数解是   .9.比较大小:________.10.已知-4是不等式的解集中的一个值,则的范围为________.11.若关于x的不等式只有六个正整数解,则a应满足________.12.已知的解集中的最小整数为,则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13.若m、n为有理数,解关于x的不等式(-m2-1)x>n.14. 适当选择a的取值范围,使1.7<x<a的整数解:(1)x只有一个整数解;(2) x一个整数解也没有.15.当时,求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16.(2015秋•相城区期末)已知关于x的方程4x+2m+1=2x+5的解是负数.(1)求m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解关于x的不等式2(x﹣2)>mx+3.1【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所以;2. 【答案】C;【解析】由得到,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不等号方向没变,所以;3. 【答案】D; 【解析】不等式x﹣b>0,解得:x>b,∵不等式的负整数解只有两个负整数解,∴﹣3≤b<﹣2故选D.4. 【答案】A; 【解析】由,可得,它与表示同一解集,所以,解得;5. 【答案】B;【解析】1998a+2003b=0,可得均为0或异号;6. 【答案】A;【解析】因为不等式的解集为,再观察数轴上表示的解集为,因此,解得二、填空题7. 【答案】;【解析】为非负数,所以,解得:.8. 【答案】3;【解析】不等式的解集是x<4,故不等式5x﹣3<3x+5的正整数解为1,2,3,则最大整数解为3.故答案为:3.9. 【答案】>; 【解析】,所以.10.【答案】;2【解析】将-4代入得:,所以.11.【答案】;【解析】由已知得:,,即.12.【答案】 【解析】画出数轴分析得出正确答案.三、解答题13.【解析】解:∴(-m2-1)x>n ,两边同除以负数(-m2-1)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4.【解析】解:(1) ;(2).15.【解析】解:.16.【解析】解:(1)方程4x+2m+1=2x+5的解是:x=2﹣m.由题意,得:2﹣m<0,所以m>2.(2)2(x﹣2)>mx+3,2x﹣4>mx+3,2x﹣mx>3+4,(2﹣m)x>7,因为m>2,所以2﹣m<0,所以x<.34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468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

    2021年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卷考生注意: 1. 请在试题卷首填写好准考证号及姓名。2.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填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3. 本学科试题卷共8页,3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第I卷第一部分 阅读技能(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回答问题或完成句子。 AThe city of musicVienna is a beautiful old city on the River Danube in the center of Europe. Its the capital city of Austria and the center of European classical music.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 lot of musicians came to study and work in Vienna. In the Strauss family, there were two composers(作曲家)called Johann Strauss: the father and the son. The father, Johann Strauss, the elder, wrote and played music for traditional dances, called the waltz. His dance music made him famous all over Europe. The son, Johann Strauss the younger, was also very successful and popular. He wrote over 150 waltzes. In 1867 he wrote The Blue Danube waltz. Mozart was another very important composer. He was born in Austria in 1756. Before he was six, he played not only the piano but also the violin. His family took him around Europe and he gave concerts in many cities. He wrote hundreds of pieces of music. But he became very poor and died in 1791 when he was only thirty-five. Like Johann Strauss, father and son, he was a great European musician, and many people still think his music is perfect.1. Where is Vienna?A. In Australia.B. In Austria.C. In America.2. Who wrote The Blue Danube waltz?A. Johann Strauss the younger.B. Johann Strauss the elder.C. Mozart.3. What kind of music does the waltz belong to?A. Blues music.B. Country music.C. Classical music.4. When was Mozart born?A. In 1867.B. In 1791.C. in 1756.【答案】1. B2. A3. C4. C【解析】【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文章主要介绍了维也纳是奥地利之都和古典音乐的中心,并介绍了非常出名的三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和莫扎特。【1题详解】细节理解题。根据Vienna is a beautiful old city on the River Danube in the center of Europe. Its the capital cityof Austria可知,维也纳在奥地利,故选B。【2题详解】细节理解题。根据The son, Johann Strauss the younger…In 1867 he wrote The Blue Danube waltz.可知,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了《蓝色多瑙河》,故选A。【3题详解】推理判断题。根据Its the capital city of Austria an

    上传时间:2023-05-09 页数:18

    4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doc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2的倒数是( )A. -2B. C. D. 22. 计算:的结果是()A. B. C. D. 3. 如图是由5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A. B. C. D. 4. 一个布袋里装有3个红球和5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A. B. C. D. 5. 若,两边都除以,得()A. B. C. D. 6. 用配方法解方程时,配方结果正确的是()A. B. C. D. 7. 如图,是的直径,弦于点E,连结.若的半径为,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 B. C. D. 8. 四盏灯笼的位置如图.已知A,B,C,D的坐标分别是 (−1,b),(1,b),(2,b),(3.5,b),平移y轴右侧的一盏灯笼,使得y轴两侧的灯笼对称,则平移的方法可以是()A. 将B向左平移4.5个单位B. 将C向左平移4个单位C. 将D向左平移5.5个单位D. 将C向左平移3.5个单位9. 一杠杆装置如图,杆的一端吊起一桶水,水桶对杆的拉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杆长固定不变.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杆的另一端竖直向下施加压力,将相同重量的水桶吊起同样的高度,若,则这四位同学对杆的压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的是()A. 甲同学B. 乙同学C. 丙同学D. 丁同学10. 如图,在纸片中,,点分别在上,连结,将沿翻折,使点A的对应点F落在的延长线上,若平分,则的长为()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 分解因式:_____.12. 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可取的一个数是__________.13.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华东六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情况如图所示,这六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14. 一个多边形过顶点剪去一个角后,所得多边形的内角和为,则原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15. 小丽在红色研学活动中深受革命先烈事迹的鼓舞,用正方形纸片制作成图1的七巧板,设计拼成图2的奔跑者形象来激励自己.已知图1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4,图2中,则奔跑者两脚之间的跨度,即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16. 数学活动课上,小云和小王在讨论张老师出示的一道代数式求值问题:已知实数同时满足,求代数式的值.结合他们的对话,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时,a的值是__________.(2)当时,代数式的值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各小题都必须写出解答过程)17. 计算:.18. 解方程组:.19. 在创建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的过程中,某数学兴趣小组针对视力情况随机抽取本校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按照国家分类标准统计人数,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图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抽取的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类别检查结果人数A正常88B轻度近视______C中度近视59D重度近视______(1)求所抽取的学生总人数;(2)该校共有学生约1800人,请估算该校学生中,近视程度为中度和重度的总人数;(3)请结合上述统计数据,为该校做好近视防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20. 如图,在的方格纸中,线段的端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画图.(1)如图1,画出一条线段,使在格点上;(2)如图2,画出一条线段,使互相平分,均在格点上;(3)如图3,以为顶点画出一个四边形,使其是中心对称图形,且顶点均在格点上.21. 李师傅将容量为60升的货车油箱加满后,从工厂出发运送一批物资到某地.行驶过程中,货车离目的地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中途休息、加油的时间不计.当油箱中剩余油量为10升时,货车会自动显示加油提醒.设货车平均耗油量为0.1升/千米,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工厂离目的地的路程;(2)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3)当货车显示加油提醒后,问行驶时间t在怎样的范围内货车应进站加油?22. 如图,在中,,以为直径的半圆O交于点D,过点D作半圆O的切线,交于点E.(1)求证:;(2)若,求的长.23. 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1)求的值;(2)连结,交抛物线L的对称轴于点M.①求点M的坐标;②将抛物线L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抛物线.过点M作轴,交抛物线于点N.P是抛物线上一点,横坐标为,过点P作轴,交抛物线L于点E,点E在抛物线L对称轴的右侧.若,求m的值.24. 如图,在菱形中,是锐角,E是边上的动点,将射线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8

    467人已阅读

    (5星级)

  •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典型例题(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doc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典型例题例1 计算:(1);(2);(3).例2 计算:(1); (2).例3 计算:(1);(2).参考答案例1分析 :(1)题根据法则分三部分求商的因式:①作为商的系数;②,,同底数相除,作为商的因式;③,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2)题应先算乘方,再算除法.(3)题应用作为整体进行运算.解:(1)(2)(3)说明:在运算结果中要注意不多不漏,如(1)题,商式里不能多出字母,被除式里不能漏掉.例2 分析:此题是乘方、乘除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有要先算乘方.解:(1) (2)说明:(1)计算时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正确计算.(2)法则熟练后,解题过程可以适当简化.例3 分析:(1)题的底数不同,首先应化为同底数幂,把视作整体进行计算,(2)题先对除式进行乘方,把视作整体运用法则运算.解:(1)(2) 说明:多项式因式如果互为相反数时,注意符号.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3

    467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不支持接听,可加微信)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