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在不断扩大开放的发展过程中,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提高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一 、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维护和塑造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习近平指出,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刻互动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
上传时间:2025-01-03 页数:8
73人已阅读
(5星级)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第1章绪论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第1章绪论1.1公共政策的含义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1.4 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关键词公共政策政府科学政治公地悲剧公共物品 公地悲剧 俱乐部理论搭便车 外部性 公共职能 公共问题 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公共秩序公共治理经济自由主义 看不见的手原理国家干预主义罗斯福新政安乐死 克隆技术 基因编辑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本章重点第1章绪论重点阐述了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明确公共政策的基本含义以及研究公共政策的原因,理解公共物品、公共职能、公共问题、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秩序、公共治理这些与
上传时间:2025-05-19 页数:263
72人已阅读
(5星级)
一政治安全一【案例】田某从小收听境外反华媒体广播节目,浏览境外有害政治信息,进入大学后,其接受多个境外反华敌对媒体邀请担任驻京记者,并创办境外反动网站,大肆传播各类反宣信息和政治谣言,对我国进行恶毒攻击。2020年 8月,田某被依法抓捕归案。一经济安全一【案例】2009年7月,外资企业力拓公司员工胡士泰等4人因涉嫌窃取国家 机密被拘捕。经查实,2002年以来,在中外进出口铁矿石谈判期间,胡士泰 等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刺探窃取国家秘密,直接导致逾20家中国钢铁企业在 铁矿石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潜在国家经济损失估计达7000多亿元。2010年,胡士泰等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和罚金。一文化安全一【案例】中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是美西方的眼中钉、肉中刺。2004年9月,美国人汉斯 · 鲁斯克撰 写《洛克菲勒药品帝国的真相》 一文,披露了美国洛克菲勒财 团打压中医、抹黑中医的真相。2021年6月,张伯礼院士做客 江西卫视《中国大思政》时明确指出,部分海外跨国集团通过收买一些中国人故意抹黑中医药。用中国人来消灭中医的以华制华谋略在此被应用得天衣无缝。一社会安全一【案例】2023年3月31日,上海宝山区一男子因房屋租赁问题对房东拔刀相 向,造成一死两伤。2022年6月10日凌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某烧烤店发 生一起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案件,造成恶劣影响,引发广泛
上传时间:2025-05-11 页数:83
72人已阅读
(5星级)
导论教案教学单位系(教研室 )课程名称年级授课教师职称学时授课题目(章、节)导论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教材名称: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主编:《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编写组出版时间:2024年8月。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撰写要点:1.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了解当前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理解大学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课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武装头脑,不断加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教学重点:当前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教学难点: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武装头脑。解决方案:针对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讲授+研讨的方式进行。结合案例分析,提升课堂讲授的教学效果。3.学情分析、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本科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国家安全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了解,思想活跃,通过强调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为开展本门课程的教学提供较有利的条件。学生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思想素质(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危机意识等)有待加强,学习习惯(自学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学以致用能力等)还需提升。10(2)教材分析本门课程选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上传时间:2025-01-06 页数:152
72人已阅读
(5星级)
第二章在党的领导下走好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艰辛斗争中,创 造性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本质上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家安全上的具体体现,集中反映了贯彻总体国家 安全观的实践要求。在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下,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 定走好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不断开创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新局面。第一节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显著优势,不断在更高水平上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无论我们吸收了什么有益的东西,最后都要本土化。——习近平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4年5月9日)21F1一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原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
上传时间:2025-01-03 页数:17
72人已阅读
(5星级)
大讲堂之 第十三讲 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1919—1949)《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毛泽东强调,中国共产党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总括工农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 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史 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 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 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 中华文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把阶级性与民族性相结合, 把民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结合,把现代国家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 设相结合,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超越近代以后其他任何政治力量,团 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成功,实现中华民族浴火重生,重现文 明荣光。下面我们进入第一节的讲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中共早期的民主理论探索。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迫中国人民和中 华民族的三座大山,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仁人志士经过长期探索,都 认识到要拯救危亡,救国救民必须将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以中华民族 整体的力量共同反帝反封,结束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但此前的努力始终以失败而告终。在五四运动期间,毛泽
上传时间:2025-01-19 页数:32
71人已阅读
(5星级)
第四章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共同富裕2024秋形势与政策教案授课题目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共同富裕教学目的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掌握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扎实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难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学方法1、教学活动的导入根据各节的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手段,主要包括:创设情景;提供材料,引出问题;展示案例,引发讨论。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具体问题。2、理论讲授(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系统而科学的理论分析。另一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形象、更清楚地认识问题,从而有效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2)注重经常用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3)理论讲授注意感情的投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3、学生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围绕一些主题展开讨论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分析和总结,进而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教学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各专业学生1教学内容第四章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共同富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无论前路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坚定必胜信心,坚持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
上传时间:2024-12-15 页数:16
71人已阅读
(5星级)
第四讲 下好区域协调发展这盘棋课件-2024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使各个区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朝着理想状态演进盘联动东西南北、统筹国内国外的发展大棋局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实现现代化目标一、全国一盘棋协调重全局二、洞悉大棋局把握新形势三、落子循章法瞄准高质量目录contents告ecomUUl精准化的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时事报告wangshiahenpecm、全国一盘棋协调重全局11l123一地理学家胡焕庸根据当时的人口状况和经济情 况,绘制了一条连接我 国云南腾冲与黑龙江瑷 珲(今黑河市)的地理 分界线,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 衡的现象位于云南省腾冲市的腾冲—瑷珲主题公园胡焕庸线建筑雕塑l20世纪30年代胡焕庸线Ill强调沿海地区要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统筹区域发展进行了艰辛探索 ==要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 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致力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开放 绿色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均等化比较均衡有较大提高致力于缩小
上传时间:2025-06-03 页数:47
70人已阅读
(5星级)
思想道德与法治理想的内涵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理想的定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有现实可能性的、 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与其它数以万计的物种以及它们的生物圈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活动,他可以 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人活一世,有所希望生命才有所美丽。而理想就是人生希望的最高形态,是人生希望的结晶与升华, 是源自生命深处的积极的精神趋向,它是一个人在生命前行过 程中所怀有的最美的心愿和精神追求。一 、 理想是人所特有的对自己生命活动的规划二、理想是人们从事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广度、深度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也不同,当然,理想也就不同,也就是说,理想是立足于实践,来源 于实践的。第三,理想是有实现可能性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 志 拼搏奋斗。三、理想是有实现可能性的"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理想的时代性不同时代的人对未来的设想和想象,都受着时代条件的限制不同年代人的理想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人们也会不断 地调整、 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想。理想受时代条
上传时间:2025-04-26 页数:64
70人已阅读
(5星级)
中华民 族共同 体 概 论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教材制作中华人民共相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习近平总书记自2014年以来多次系统地论述了中华民族这个议题,明确肯 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 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 项工作的主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多次强调:一部中国史,就 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 华民族的历史。2023年中央政治局 集体学习时提出继续推进中华民族 通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 工作,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 论》等教材。vacn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华人民共相国万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 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矢志不渝、上下求索,奔走呐喊、奋起抗争。——习近平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圖 局時目i屠龙大会 龙的挑战 相互协商瓜分中国不 言 而 喻了 然从1840年片始至鸦战争开1919年五四爆,是中近代史上的民主主革运动发国旧义命期。面西方列强步步逼,政府时对进清北洋政府无
上传时间:2025-01-06 页数:104
70人已阅读
(5星级)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一讲)课程名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章节名称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授课时长90分钟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教学目标一、掌握中华民族的概念及演进;二、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理念;三、掌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教学重点一、正确的中华民族观;二、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中华民族的同义反复;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性、优越性、原创性;四、中华民族共同体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五、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教学难点一、如何从民族关系视角解读俄乌冲突;二、如何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三、如何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四、课堂导入如何更加生动;五、如何厘清四对关系;六、该章理论性强因此更需要逻辑清晰、通透晓畅、拉近距离、例证有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一、课程导入1.对中华民族四个错误认识的批判。错误认识一:中华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错误认识二:中华民族这个称谓和概念于近代产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错误认识三:中华民族是你归你、我归我的民族大拼盘。错误认识四: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是平行的关系。结 论 :中华民族概念虽然近代才出现,但 其所指涉的民族实体是清晰的。中华民族不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简单叠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不是想象的共同体,而是浸润了中华文明传统、
上传时间:2025-01-06 页数:6
70人已阅读
(5星级)
中 华 民 族 共 同 体 概 论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教材制作中华人民共相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习近平总书记自2014年以来多次系统地论述了中华民族这个议题,明确肯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2023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继续推进中华民族通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本书幅写组vacn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元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九讲中华人民共相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习近平元朝(1206—1368)是中史国历上首由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完全一中的大一个统国统王朝。元朝疆域一度最北至西伯利亚中部的北海影所,西北至源于阿尔泰山的测发 尔斯河的中下游额齐,西南囊括今西藏、云南,南至南海。南至琉球、诸岛东东北 至外安岭北麓及今鄂霍次克海海地。兴滨区元朝束了中大地自唐末以南北峙世的分治局面,结华来对长达数个纪开创了空前一的疆域版统图.深化了大一制度。形成了混一南北、胡一家的中统实践汉民族展新局面。尤其是
上传时间:2025-01-06 页数:121
69人已阅读
(5星级)
大讲堂之 第十五讲 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也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也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既是整体性的研判,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体验。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4个一系列使党 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那就是采取一 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下面我们从4个方面 来回首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程,一是应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总的来看,对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挑战,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挑战, 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挑战是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遇到 的新挑战,中华民族根本利益面临挑战。我们知道民族团结、社会稳 定,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在社会行动方面,一个时期内,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暴力 恐怖活动,冲击着团结稳定的局面,从而影响到国家统一,包括
上传时间:2025-01-19 页数:25
68人已阅读
(5星级)
大讲堂之 第五讲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秦汉中国就已经底定了规模和气质的超级稳定的大一统国家结构,是古希腊政治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几乎从来没有设想过的。曾经地域特色鲜明的东周列国文化交融汇聚,并且和边疆地区形成了深度的互动,互诉各地文化,共诉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反哺各地文化的秦汉模式形成,并且奠定了历代多民族大一统王朝的文化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秦国书同文,车同轨,梁同横形同轮,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秦汉两朝是疆域空前,广大的大一统王朝,秦朝的疆域东北到达朝鲜半岛的西北部北,抵蒙古高原的南缘西至今甘肃东部及四川云南等地南部延伸到大陆的最南端。与此同时,除了中原王朝之外,还有多个边疆政权的并立,诸多的族群迁徙交融,不断开拓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广袤空间。秦汉建立并且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体系,设置了由中央政府来直接管理的郡县, 将七国故地整合为统一国家,并依托郡县制,设置了属国都护府等以 治理周边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族群。匈奴、西域诸族、乌桓鲜卑、羌百越西南夷的大部分或者部分进入到大一统体系。清朝的书同文,车同轨,梁同横形同轮的统一的国家治理体系。汉朝则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国家文化形态,通过统一货币法律打通关隘,修建道路,活跃官事,彼此分割的几个经济区域,逐渐整合为一个大规模的经济共同体。通过齐整风俗实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曾经地域
上传时间:2025-01-19 页数:33
68人已阅读
(5星级)
大讲堂之 第十四讲 新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新纪元(1949—2012)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变进入到历史的新纪元,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华民族迎来了大发展、大团结大进步的局面。中华民族完全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和转型,完成了近代以来梦寐以求的自立自强,为不可逆的民族复兴伟大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现代基础。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 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自此站起来了,中华 民族共同体的演变进入到历史的新纪元,那么为什么会进入到新纪元 以及怎样新是我们这一章所要解决最核心的问题。本章共有三节11幕,第一节叫重塑现代中国。那么近代以来如何建 立一个现代的国家形态,各种政治势力都在寻求答案,但是由于种种 原因所限,符合中华文明传统的现代中国形态一直没有成型,中国共 产党则以其超越性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践,实现了旧邦新命的彻底改 造,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国家形态的重塑。其中捍卫国家统一包括了维护领土完整,社会形态统一两个方面,其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新特征,以及如何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其中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阐释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那
上传时间:2025-01-19 页数:44
68人已阅读
(5星级)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十四讲)课程名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章节名称新中国与中华民族新纪元(1949—2012)授课时长90分钟授课方式使用PPT课堂讲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八大召开 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哪些实践活动促进中华民族共同性,主要从制度设计的创新、民族关系的变化、民族面貌的转变三个层面入手,让学生全面掌握几十年来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能力目标:在掌握基本知识和逻辑脉络的基础之上,清晰理解新中国为什么新,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进入到新纪元?新纪元的表现是什么?通过对一般原理的学习,从中华民族共同 体建设的整体历程看待各时期民族工作的重心。价值目标: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 文化观,坚信只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才适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正确看待美西方国家提出的所谓内部殖民"文化灭绝 等不实言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五个认同"。教学重点如何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始终坚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如何正确把握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 守正创新史;如何理解新中国在国家制度、民族关系、中华民族面貌三个方面区别于之前的历代中央王朝、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中国民族政策的人民性特征;如何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苏联加盟共和国模式的翻版,不是某
上传时间:2025-01-06 页数:10
68人已阅读
(5星级)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十二讲)课程名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章节名称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授课时长90分钟授课方式现场讲授教学目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空前的、全面的国家和社 会危机激活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唤醒了中华民族 的整体意识。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加强了对血 脉相连的体认,深化了对命运与共的感知,坚定了共 御外侮的决心,开始了对现代国家构建的探索。通过 本讲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一过程的主要内涵,理解这 一过程的基本逻辑,认识这一过程的重大意义。教学重点1.为什么中华民族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2.中西方民族国家的差异是什么?教学难点1.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浴火新生必须要建构现代国家体制?2.为什么要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3.为什么说中华民族的自觉不仅是口号,也是行动?4.为什么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没有从自觉走向自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导入习近平总书记: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 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 梦想。无数仁人志士矢志不渝、上 下求索,奔走呐喊,奋起抗争。提问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在遭受危难 时能牢固凝聚?"第一节从帝制到共和西方殖民扩张活动及其意识形态冲击,对中国传统国家体制、藩属关系、社会结构、思想学说等,造成了空前挑战。此背景下,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由传
上传时间:2025-01-06 页数:7
67人已阅读
(5星级)
中华 民 族 共 同 体 概 论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教材制作中华人民共相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习近平总书记自2014年以来多次系统地论述了中华民族这个议题,明确肯 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 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 项工作的主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多次强调:一部中国史,就 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 华民族的历史。2023年中央政治局 集体学习时提出继续推进中华民族 通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 工作,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 论》等教材。tacn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六讲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华人民共相国万岁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魏晋南北朝期时从220年曹丕帝称开始,到589年隋文帝南杨坚灭陈统 一 中止,近国为370年。其,中间原大部分于政治分裂、社时间处会、动荡 南北峙的局面。一对这时期的族群 大融合中民族共同对华体的展具发 有承上下的作用。启魏晋南北朝时 期是古代中自既国秦以后首次出汉 割据现较长时间峙的期,也对时是中史上第国历二次大模、规长时段的族群融合时期
上传时间:2025-01-04 页数:127
67人已阅读
(5星级)
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在中国大地上闪耀真理光芒,也只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被中国人民接受,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中华 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 出了重大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 的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 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社会向何处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为了改变被奴役、被欺凌的命运,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努力探寻救亡图存的出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各种思潮竞相发声,包括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导
上传时间:2025-06-29 页数:286
66人已阅读
(5星级)
中华 民 族 共 同 体 概 论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教材制作中华人民共相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习近平总书记自2014年以来多次系统地论述了中华民族这个议题,明确肯 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 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 项工作的主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多次强调:一部中国史,就 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 华民族的历史。2023年中央政治局 集体学习时提出继续推进中华民族 通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 工作,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 论》等教材。tacn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六讲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华人民共相国万岁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魏晋南北朝期时从220年曹丕帝称开始,到589年隋文帝南杨坚灭陈统 一 中止,近国为370年。其,中间原大部分于政治分裂、社时间处会、动荡 南北峙的局面。一对这时期的族群 大融合中民族共同对华体的展具发 有承上下的作用。启魏晋南北朝时 期是古代中自既国秦以后首次出汉 割据现较长时间峙的期,也对时是中史上第国历二次大模、规长时段的族群融合时期
上传时间:2025-01-06 页数:127
66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不支持接听,可加微信)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