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免费阅读,
继续阅读
在2024年财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简介:
在2024年财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X财政始终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促发展,提绩效,保民生,防风险,强队伍五项重点,以实干实绩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一、坚持发挥财政职能,加力提效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助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聚焦消费、投资、外贸、产业发展、实体经济等领域,统筹运用税费支持政策、专项债券、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发挥财政杠杆效应,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形成实体经济发展、经济提质增效、财政增收的良性循环。二是深入推进财源建设工程,继续实施财源建设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产业扶持政策制定、产业类专项资金安排、专项资金分配与项目税收贡献三个挂钩机制。制定并落实新一轮全市骨干税源企业税收上台阶实施方案,提升骨干税源企业税收贡献度。继续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含金量。三是持续推进国有三资清查处置工作,进一步摸清国有资产资源家底,加大国有三资清查处置力度,努力增加可用财力。加强国有资产资源监督管理,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强化存量资产盘活、创新资源要素驱动,不断提升国有资产资源资金使用效益,挤出更多资金用于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二、坚持多维发力,开展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一是坚持过紧日子,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全面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的实施举措,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勤俭办一切事业。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二是加强绩效管理,花出去的钱每分都问效,对财政重大专项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全周期跟踪问效,并逐步扩展到政府投资基金、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专项债券等领域,完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构建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违规必严惩的长效机制。三是提高精准度,该花的钱每分都要合规。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相关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积极推进X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惠农资金专项检查。落实省市县三级联动要求,大力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聚焦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基层三保、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确保该花的钱都合法合规。三、厚植为民情怀,擦亮民生财政的底色和根基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就业补助资金投入力度,全力落实税费减免、资金补助、贷款贴息、职业技能提升等政策,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的帮扶力度,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二是支持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支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各学段学生资助资金,落实市委市政府研究部署的教育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三是支持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严格落实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城乡居民低保等提标政策,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待遇水平,牢牢抓好社会救助、殡葬改革等重要民生实事,着力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助力健康益阳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急救模式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重大事件处理机制,支持公共卫生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四、聚焦两个统筹,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运行一是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牵头打好全市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牢牢守住隐性债务不新增、三保资金不断链、风险等级不升级、重大风险事件不发生的底线。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严格落实有关文件要求,对属于违规举债和超越财政承受能力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严格预算约束,项目不得超预算实施。对政府投资项目,按轻重缓急、分批实施的原则,文可居文库——海量学习资料,手机电脑均可下载www.wenkeju.com结合当地财力水平量力而行,统筹安排,分步实施。严格管控平台公司新增债务,督促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隐性债务。落实隐性债务化解部门责任制。坚持谁形成,谁化解原则,压实部门化债责任,形成责任共担、协同化解的工作机制。二是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形势再困难,也要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进一步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继续压减项目支出及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继续实行只减不增,挤出财力保障三保支出。三是确保库款运行安全,继续开展财政暂付款清理,进一步加大清收力度,切实做到能还尽还。强化暂付款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库款系数保持在合理区间。五、提升能力素质,进一步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市财政部门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开展主题教育与财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把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精准发力推动工作任务落实落地。二是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学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3页,其中可免费阅读3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
扫码快捷下载 | 账号登录下载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