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免费阅读,
继续阅读
某司法局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报告.docx简介:
某司法局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报告如何建设法治社会,从源头提升人们的法治意识,从根本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使人们从现实中体验到社会的法治保障,这成为X司法行政人的一个工作导向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从关注青少年法治教育抓起,从关心下一代法治保障做起。X地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主要做法汇报如下。一、顶层设计,高起点谋划推进2021年《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细则》为工作指明了方向,2023年省关工委和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又对司法行政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X地区司法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贯彻落实,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密切与地区关工委沟通协调,召开联席会议,在关工委的指导下,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引领全区司法行政系统进一步完善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推动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二、巩固基础,精细化具体落实一是成立关工组织机构。全区司法行政部门建立了8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分别由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原单位退休的班子成员担任常务副主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全区各地司法局依托全部43个司法所建立了司法行政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工作站,上下联动,按照地区关工委的建议,以加北乡司法所关爱工作站为示范引领,实施网格化管理运行,打通社区关爱下一代工作最后一公里,为工作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纳入指标考核体系。制定了包含19项具体措施的《加强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方案》,把具体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将预防青少年犯罪作为平安建设的一项考核内容(1.3分),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加强联动凝聚力量。地区司法局积极联合教育局、团委、妇联等部门,共同构文可居文库——海量学习资料,手机电脑均可下载www.wenkeju.com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动机制。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互通有无,共享资源,形成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合力。三、成效突出,多部门作用彰显一是法治普及宣传培育下一代。建立为家长与孩子普及法律知识的平台,强化家校共育,促进家庭和谐,减少青少年问题的发生,地区司法局联合地区教育局主办的家长法治课堂开学普法第一课线上系列公益讲座,参学人员达到一万余人,学生与家庭成员分享法治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巩固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将法治副校长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八五普法考核内容,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人员91人担任法治副校长,举办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晨读送法进校园与法同行护成长等普法活动108次,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等法律宣传。利用多媒体资源创新普法方式。如X县司法局和团县委联合摄制的《三顾茅庐》《阿斗上学记》《楚汉之争》3部普法视频短片,成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普法节目。文可居文库——海量学习资料,手机电脑均可下载www.wenkeju.com二是优化社会环境影响下一代。在全地区建立87家普法守法示范户,家庭成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树立和巩固未成年人保护法守法意识。全区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个,法治教室(课堂)25个、法律图书角253个、法治文化广场6个。利用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开展法治教育,受教育人数达3800余人次。地区司法局投资建设的综合实践学校模拟法庭,被评为省级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各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和各有关单位专题开展与法同行护成长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专项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8千余份、举办法律讲座20余次、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是法治文化建设涵养下一代。组织本地区中小学生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硬笔书法比赛,使全区9万余人,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参加到活动当中。组织和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全省书画情法治梦书画比赛中,全区有20名青少年获奖。在全省我与宪法的故事演讲比赛中有2名中小学生获奖。组织了全区青少年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主题宣文可居文库——海量学习资料,手机电脑均可下载www.wenkeju.com传活动,推选了22名青少年普法志愿者,通过亲身参与,弘扬了宪法精神,牢固了宪法意识,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四是司法行政职能保障下一代。社区矫正精准帮扶进一步加强。建立社区矫正对象个人档案,对青少年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通过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方式,加强与社区、家庭的沟通合作,形成全方位帮扶体系,帮助有过违法犯罪记录的青少年顺利回归社会,尽管我区目前尚无青少年社教对象,但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法律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6页,其中可免费阅读6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
扫码快捷下载 | 账号登录下载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