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第1页 / 共7页
加载中...
第2页 / 共7页
加载中...
第3页 / 共7页
加载中...
第4页 / 共7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3页可免费阅读,
继续阅读
关于完善上海文创产业人才养成机制的建议.docx简介:
※背景情况※2017年12月14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本市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文创50条),提出在未来五年,上海基本建成现代文创产业重镇;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产业中心。本市的文创产业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长期位居前列,但近年来的发展增速相对滞后。2017年,上海是文创产业的增加值为2295亿元,在GDP中占比为12%,位居全国第二。与增速较快的全国前五名的城市如杭州、北京、广州等相比,12%的增速略显靠后。具体分析本市文创产业的内涵,可以发现上海文创行业或机构大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说明本市文创行业中的技术与人才创新要素偏低,以致成为文创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制约。尤其是在制度创新领域、人才挖掘培养等方面,与首都北京和特区深圳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为此,上海市必须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调研,在文创产业领域的人才建设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从而为本市文创产业的大规模拓展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问题及分析※本市文创产业的人才资源建设发展,存在着思想认识、教育规划、职业激励和发展空间等若干需要突破的领域。1、对于文创产业本身的认识,影响着对文创产业人才的需求判断在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一个特定的行业概念,而是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发展理念。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重心不能仅仅限于创作、设计工作领域,更需要从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去观察,去探索。我们可以借鉴台湾源于创意与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富的形式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潜力,促进整体生活之提升这样的文创产业解读。努力激励城市公众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达到无边界融合、无边界渗透、无边界辐射的理想境界。有了这样的产业理念,对文创产业的人才的认识与视野就能大大提高与开拓。2、更好地规划文创产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目前上海地区文创专业教育还在起步阶段,以高等学校为例,985高校中仅有上海交大与同济大学开始建立文创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地方高校中设立文创专业教育的不多。在这一领域较多地依靠海外学成归来人员,以及海外相关企业来沪投资机构的人才,这一领域的人才潮流尚未出现。同时,现有高校的人才教育模式相对落后,大多在传统产业的界定中,各自培文可居文库——海量学习资料,手机电脑均可下载www.wenkeju.com养特定专业人员,而真正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游戏策划、动画美术、新媒体采编等领域的急需人才,大多还没有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这也是本市文创产业领域里,兼具文化创意、数字人文、社会营销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稀缺的关键,制约了社会文化投入的效益形成。3、相对于传统文化中心北京和数字文化新贵杭州而言,上海目前没有阿里巴巴、腾讯一类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企业而十多年前,上海也曾经有过一批引领全国文化潮流的创意型企业,但在市场竞争中都逐步边缘化了。其原因之一在于政府的支持力度有限。相对而言,政府对于科创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奖励力度明显超出了文创类企业,以致文创类企业大多停留在个体、小微企业的层面。在激烈的人才竞争过程中,众多青年文创人员因为留在本市,个人经济收入无法提高,甚至得不到保障,因此南飞至深圳、杭州,北往京城者众多,人才储备的掏空,将是上海文创产业再创辉煌的巨大软肋。4、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活动的空间大小数十年来,上海地区的文化政策始终以严肃闻名。在传统的文化演出、文献出版和当代网络空间等各个方面,行政性审核尺度大多比全国各地严谨。此类管理举措的出发点固然不错,文可居文库——海量学习资料,手机电脑均可下载www.wenkeju.com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则是一道紧箍咒。很多文化创意人员带着新点子来到上海,但由于迟迟未能获准,就转移到其他城市去了。典型如电视台的大众参与类节目,及至阿里巴巴,都是在上海碰壁之后,转向其他城市,之后却引领了全国,乃至世界的风潮。这一空间是否能有所突破,是上海文创产业重新筑巢引凤,吸引全国,乃至世界优秀人才集聚的关键。※建议※1、优化教育思维,为本市文创产业重新起飞奠定人才资源基础当代城市文化创意人才队伍的基础,首先在于传统文化和知识普及的基础建设。在本市的中小学等普通教育阶段,就必须改变单一注重数理化、语数外等文化知识课的现状,让地方文化、乡土文化成为少儿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建设,也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孕育的摇篮。高等专业教育领域要深化课程改革,适合当代科技、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探索打破传统的产业门类壁垒,从大规模应用信息处理技术起步,以能够贯通科技、文化基础方法为创意人才培养途径,形成新的专业科系。培养的人才需要能够适应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基础知识,进而发展成为具有创新思考文可居文库——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7页,其中可免费阅读7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
扫码快捷下载 | 账号登录下载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