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免费阅读,
继续阅读
【中心组研讨发言】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docx简介:
【中心言】把就保就在组研讨发稳业业摆更加突出位置保就业就是保民生,稳经济需要稳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叠加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此宏观背景下,作为六稳之首的稳就业和六保之首的保居民就业,在发挥社会大局稳定晴雨表的同时,更体现了稳固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和定盘星作用。就业问题是当前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各项宏观经济政策都凸显了稳就业、保就业的目标导向。例如,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关键是围绕中小微企业稳岗位稳就业……把就业问题置于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重心位置,原因在于就业水平既是市场经济主体运行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宏观经济景气度的核心指标和政策落实效果的重要评判依据。具体来说,保住就业就稳住了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就能够为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保住就业就能有效扩大内需,通过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同时扩大有效投资并带动关联产业复苏发展,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营造稳定社会环境。当前,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稳就业保就业面临的困难不可小觑。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双减政策下教培行业群体的转型和再就业压力较大,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用人需求紧缩产生大量再就业需求,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受疫情影响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加之,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熟练工种、技术工种持续性短缺,大面积提高劳动者技能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总的来看,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努力围绕扩容提质加力三个方面做文章。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实现扩容。扩大就业容量,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通过更加充分就业来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的良性循环。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注重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开发更多技能型就业岗位。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制造业就业新增长点。依托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不断拓展新就业形态,充分挖掘就业岗位资源。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有效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最大程度上保证就业岗位的供求平衡。着力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以实现提质。重点是提高就业质量,以更体面的工作、更高的工资收入、更全面的社会保障、更好的发展机会、更平衡的工作生活、更和谐的劳动关系等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加大对劳动者技能素质培育,强化制造业人才培养培训,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与培训链有效衔接。增加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技能培训、见习实践等,增强高校毕业生的职场适应力、就业成长力和岗位胜任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引导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拓展职业技能培训多元化供给,多管齐下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强化对市场主体的政策支持以实现加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靠前发力,适时加力,增强就业政策针对性、有效性。加快落实已出台的助企纾困稳岗措施,持续推进降成本工作,在税费、融资等方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支持。对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的行业,加大帮扶政策倾斜力度。扎实做好保供稳价,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4页,其中可免费阅读4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
扫码快捷下载 | 账号登录下载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