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免费阅读,
继续阅读
微党课:弘扬大别山精神 奏响新征程奋斗乐章.docx简介:
微党课:弘扬大别山精神XXX奏响新征程奋斗乐章 同志们:大别山精神,就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和革命群众,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建立新中国而形成的革命精神。大别山精神于2021年9月被纳入中宣部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中,成为一张珍贵的红色名片。其内涵是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这正是我们在先行区建设中需要大力弘扬的精神营养、红色动力。弘扬大别山精神,要念好悟研训融责这五字经。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一、突出悟字,领悟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奉献巨大。这里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走出了1位元帅、570位开国将领,有二百万人前赴后继参与战斗,一百多万人英勇捐躯,经过22年不间断的武装斗争,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大别山军民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革命谱写了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深悟透大别山精神,不仅只是对过去历史的简单回顾和总结,更是要发掘出其中蕴含的时代特征。一是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大别山地区在古代属楚国地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楚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追新逐奇开拓进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九死不悔崇武彪悍、朴实忠勇信守承诺,形成了独特的楚文化,这是大别山精神生根发芽的文化土壤。中共一大后,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前辈先烈就在武汉及周边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党的组织,吸收优秀分子入党,这些人在进入大别山后,就把革命的种子播撒在了大别山区。有着鲜明楚文化基因的大别山人,一经信仰马列主义,便成为了最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是湖北省委确定的目标定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大别山精神与锚定建设先行区不动摇的目标定位深刻融合。二是胸怀全局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离开大别山后,新组建了以高敬亭为政委的红二十八军。他们在敌人的四面包围下,艰苦卓绝开展游击战。周恩来后来这样评价他们:红军长征后,你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斗争,你们的功绩很大,你们在敌后保存这样一支红军队伍,这是很了不起的。他们无畏地坚持保留了火种,守住了革命老区,也威慑、牵制了敌人。义不容辞建设先行区,坚持从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和千秋大计的战略高度主动服务国家大局,与牺牲小我成就全局的大别山精神高度一致。三是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聚力精神。在大别山根据地的建设中,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苦困,赢得了广大人民的真心拥护。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就是军民融洽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凝心聚力建设先行区,万众一心建功新时代,是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体现。四是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邓小平同志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土改,总结出了大别山经验,为党中央制定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范本。建设先行区,就是要摆脱陈旧观念,打破思维定式,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大别山精神最鲜明的特征就是面对复杂多变环境时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和排除一切困难的担当勇气。二、强化研字,挖掘激活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大别山精神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社科院、党校、干部院校、党史研究室等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作用,加强对大别山精神的研究挖掘、宣传和激活,彰显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一是要注重拓宽视野,深化大别山精神的研究。要突破当前一定程度存在的地域和时间的局限,将大别山精神放到整个中国革命的精神谱系中去研究,找准定位,以大党史的视域开展研究和宣传,避免不必要的争端。二是注重挖掘、保护和利用。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条例将大别山红色文化工程列入十四五规划的落实清单,大别山红色资源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大力弘扬的原则,对急需抢救维护的,立即进行施救,保护;可集中搬迁的,依法进行搬迁复原,统一管理。三是注重紧贴实践要求,大力宣传弘扬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汲取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养分,万众一心跟党走,砥砺奋进新征程。四是注重管理体系建设,激发大别山红色文化服务市场,特别是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的手段,构建大别山红色文化共享平台,整合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五是要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要有明确认识,要运用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运用好法律法规,对丑化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7页,其中可免费阅读7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
扫码快捷下载 | 账号登录下载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