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3积分)

调研报告5:(考察报告)赴三省四地学习考察报告.doc

上传人:风***** IP属地:乌鲁木齐 文档编号:cgh8vdnsik1hlo0hb91g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9页 大小:24.50Kb 点击收藏 https://wenkeju.com/service-article/12我要举报 版权申诉
下载(3积分)

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下载(3积分)

还剩-页可免费阅读, 继续阅读

调研报告5:(考察报告)赴三省四地学习考察报告.doc简介:
赴三省四地学习考察报告常德市委政研室 7月9日至14日,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单位一行8人,围绕开放强市产业立市这个主题,赴江苏常州、徐州,安徽合肥,湖北襄阳等地学习考察,通过进园区、进工厂,看项目、看现场,听情况、听介绍,深入了解四地在对外开放、产业发展方面的重大成就、主要做法与先进经验,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外地的做法、成效和经验,对常德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开放高地、发展宝地,是我们此行感受的深刻印象       这次苏皖鄂之行,四个地市对外开放的广度、产业发展的高度、城乡建设的亮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概括起来主要是六个字:高、大、强、好、优、美。       1、四地之高——发展定位起点高。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常州、徐州、合肥、襄阳四地坚持国际视野、现代理念、长远眼光,在发展定位上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常州市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等重大机遇,全力打造一城(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一中心(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一区(建设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徐州市围绕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大力推进一中心(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一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一高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建设。合肥市立足丰富的科教资源,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发展定位,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中心。襄阳市按照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长极、争当排头兵的要求,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巩固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2、四地之大——项目建设力度大。四地在项目引进、项目推进、项目建设上,定期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进行实打实的调度、通报和考核,力度之大、气魄之大、成效之大,令人佩服和赞叹。常州市自2014年以来引进总投资过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11个,总投资过50亿元或5亿美元项目22个。徐州市把招商引资摆到发展生命线的高度,坚持主要领导挂帅,明确提出三个第一,即招商引资是全面转型的第一路径、工作考核的第一权重、锤炼干部的第一阵地。合肥市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摆在突出位置,推动格力、美的、海尔、长安汽车、京东方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该市十二五规上工业产值增量的70%、固定资产投资的60%、地方税收增量的50%,均来自招商引资企业。襄阳市在全市上下大力开展项目拉练活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对各县(市、区)和开发区重点项目开展巡回拉练、观摩评比,每次拉练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看高不看低,促进各地比学赶超抓招商、抓项目。2016年,襄阳市招商引资工业项目投资占比超过70%,引进投资过10亿元的产业项目54个,有18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3、四地之强——产业发展实力强。从总量来看,2016年常州、徐州、合肥、襄阳四地GDP分别达到5773亿元、5808亿元、6274亿元、3695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23万亿、1.4万亿、过万亿、7054亿元。从规模来看,四地支柱产业集聚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常州持续推进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太阳能光伏、以石墨烯为代表的碳材料等十大产业链建设,2016年十大产业链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6.5%,过百亿工业企业达到14家;徐州全力构建以6个优势产业为主体、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6+6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2016年过千亿产业达到8个;襄阳拥有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3个千亿产业。从质量来看,常州市大力实施三位一体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战略和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合肥市坚持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导向,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和新能源汽车4个产业基地为依托,力争到2020年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产业等4个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品牌来看,常州是传统的工业明星城市,与苏州、无锡一起创造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徐州享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美誉,拥有徐工集团、卡特彼勒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2016年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合肥是中国三大家电产业基地之一,家电四大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襄阳全力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目前整车生产企业达到4家,未来将达到100万辆的产能。       4、四地之好——基础设施平台好。规模经济的扩张,高平台的构筑,需要强有力的承载。从基础设施来看,四地均拥有铁路、公路、机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人流物流十分便捷。常州市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纵贯其中,与上海、南京等长三角中心城市实现半小时通达;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9页,其中可免费阅读9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

扫码快捷下载 |

调研报告5:(考察报告)赴三省四地学习考察报告.doc

大小:24.50Kb 页数:9页 格式:doc 下载积分:3 积分

下载须知

01.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02.付费购买成功后,【未登录】用户可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登录 登录后免费再下载

03.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 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04.如需使用账号登录下载或微信登录下载,请点击 账号登录下载

05.一经购买,不支持退款,请谨慎购买

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下载

二维码已失效

点击刷新

还需支付元(1元=1积分)

下载支付:3 积分

您已下载过该文档,可以再次免费下载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