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免费阅读,
继续阅读
市长在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简介:
市长在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即将迎来实地测评的最后冲刺阶段,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目的就是对创建迎检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过硬的作风,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聚全域之能,坚决打赢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场硬仗,为高水平建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增光添彩。刚才,我们观看了问题曝光专题片;通报了有关情况;解读了两个实施方案,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颁发了流动红黑旗;市城管局等5个单位进行了发言。朱书记站位全市大局,对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攻坚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任务十分明确,要求十分严格,措施十分具体,指导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迅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落实好今天的会议精神,特别是X书记的讲话精神,我讲三点要求:一要大干、快干、实干,坚决把这块国字号招牌争回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的升级版,也是目前城市建设领域含金量较高的荣誉。我市自去年申报以来,全市上下迎难而上,边干边创,实现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新突破。今年2月份,省住建厅以全省第二名的顺序,向住建部推荐我市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当前,创建各项工作已进入全面提速、最后攻坚的百米冲刺阶段,可以说决战就在眼前,成败在此一举。一是时间紧。按照目前了解的情况,住建部专家组8月底就要到X开展实地考评。今天已经是26号,留给我们的迎检准备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一周左右,时间非常紧迫。二是任务重。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评体系包括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风貌特色4大方面18个大项25个小项考核内容,任务繁重、要求严格,尤其是专家现场考评环节,不仅要听汇报、看资料,还要实地抽查、现场反馈,每一项都直接影响最终结果,每一件都不能马虎大意。三是短板多。对照指标体系,我市问题依然不少,短板还很突出。比如,城市绿量大但品位低,点位多但精品少,综合性公园、植物园数量不足;又如,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重建设轻管养,精细化水平不高,景观效果较差。诸如此类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这次创建攻坚中全面整改到位。四是竞争强。从全国来看,这次申报的城市达到29个,拟命名15个,淘汰率将近一半,竞争非常激烈。从省内看,除了X3个市也在全力争创,尤其是与排在第一名的XX市相比,我们在人均绿地面积、林荫路覆盖率等方面差距还比较明显。因此,我们要实现逆袭赶超,就必须下非常之力,做非常之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大考在即,各级各单位要切实增强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朱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紧盯考核指标,突出问题导向,抢抓有效时间,进一步做好软硬件的固强补弱和内外业的优化提升等各项工作,高标准完成各项创建任务,确保不丢分,争取得高分,力求吃满分,全力以赴摘下这块金字招牌。二要精谋、精建、精管,坚决把中心城区的城市品质提起来近几年,我们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常态化开展创文创卫、重抓重推城市更新提质三年行动、纵深推进清洁城市美化家园专项攻坚等,成效有目共睹,市民纷纷点赞。这次我们对标最先进理念,提出了打造净美城市的概念,通过开展八大行动,着力实现道路街巷、城市窗口、公共空间等八个净美,目的就是要通过城市功能品质的全方位、深层次、突破性提升,把城市净美指数转化为经济发展指数和居民幸福指数。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以建提标强功能。坚持整治开路,持续开展城市美化清洁行动,扎实改善道路街巷、城市窗口、小区庭院、公共空间的环境面貌,治理城市乱象,严管交通秩序,以雷霆手段扮靓城市脸面。坚持设施筑基,统筹打造一街一景,持续提升城市家具品质,精心打造宛园口袋公园品牌,积极推进人民城市驿站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坚持示范引领,打造一批包括席地而坐城市客厅在内的净美城市样板区,塑造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环境宜人的公共空间,让城市耐得起细看、经得住品评。二是以管提效优服务。要推动管理权责规范化,以打造净美城市为契机,建立完善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市直各相关部门监督指导、区负总责、街道主抓、社区自治的大城管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常议常抓的城市管理格局。要加快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在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城市运行动态数字化的基础上,整合形成一网统管,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型。要做实网格化管理模式,坚持资源整合、重心下移、力量前置,强力推动城市管理触角向基层末端延伸,确保实现管理服务的零距离、居民诉求的快响应。三是以文提韵重内涵。要全面强化人文理念的点睛运用和铸魂引领,尤其是在一河两岸、核心商圈、文旅景点、高速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4页,其中可免费阅读4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
扫码快捷下载 | 账号登录下载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